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八百五十二章 人言人心最冷冬-《酒劍四方》


    第(1/3)頁

    身在京城里向來有言是伴君如伴虎,不過身在上齊京城納安的文武百官,乃至于終日身在皇城里的中官宮女,倒是未必有大多憂心,如今這位天子如何都能稱的上是宅心仁厚,向來也不曾聽聞有臣子上前進諫或是中官舉動有疏而有嚴懲追責事,故而雖是人人仍舊謹小慎微,生怕出甚差錯紕漏,但也斷然到不了噤若寒蟬,兩股戰戰的地步。

    但是荀元拓近來卻覺得這座逐漸入冬的皇城,紛飛雪塵里頭,無論怎么看都有股無端而來,且逐漸不加掩飾的殺氣,跟隨紛飛暮雪如影隨形,縱是步入皇城當中,亦覺未有絲毫減弱。

    不過荀元拓卻是沒妄自聲張,此事也僅僅是同驪況談起過只言片語,后者得知之后雖亦是心頭惴惴不得安,奈何仍舊是根基尚淺,才入京城不過相當短暫的時日,直到眼下也不曾同那些位朝中重臣搭邊,唯獨同那位丑狽大員還算往來甚密,不過既是后者已是辭官閑游,對于近來京城之中風煙變轉,大開大合實在難以揣測,可最終還是同時常往來走動的驪況透露出些許推測,最終敲定下總共八人來,交與驪況送到荀公子手上,只托其帶來一句話,看似道理很大,實則卻是極容易讀懂。

    老人說,一無是處前人加冷眼,但等到當真有本事的時節,整個人間似乎都會學著客氣起來。

    荀元拓相當喜歡這位當年名震天下的老人,如今放下官場事,所講出的道理猶如小橋流水,泉眼吐新,初看時節并不見得有甚力道,只覺猶嘗春風,分明曉得吹到臉上,可無甚知覺,暖意十足,如若深思,則能明白當中其實含有相當的分量。也難怪如此,一位本就是精明到頂的能人,處在整座上齊不過寥寥幾人的高位上,歷練過如此久的年月,況且能夠功成身退,了無阻礙,這般本事從來都是人間少有,而今雖是遠離朝堂,可本領仍舊是初入京城的荀元拓所難望塵煙的。

    連這位老人都是挑挑揀揀,才最終篩選出最有可能對荀元拓不利的八人,眼下朝堂對于這位初來乍到,憑討天子歡心的旁系公子,自能瞧出態度究竟如何。

    此時再言山雨欲來風滿樓,已是有些不夠,大抵可說成是山雨已來,但荀公子始終沉得住氣呆在樓中,故而還不曾淋雨。

    邢鄔峽比院中除卻荀公子以外的所有人都要焦急,當初在蘇臺縣時,這位官職微末的主簿就向來以耳鼻靈光出名,但凡是有風吹草動,必是邢鄔峽先行察覺,趕在禍事麻煩前將諸事處置妥當,不曉得替歷任縣官擋下過多少無端禍難,大概也正是過慣了終日提心吊膽的日子,所以難得受荀公子賞識前來京城的邢鄔峽,近乎與荀元拓同時覺察出這其中隱而未發的蕭寒意味,所以近來更顯忙碌。單單是去到左鄰右舍朝堂顯官家中走動的次數,就足夠邢鄔峽忙碌上許久,只是收效甚微,雖府邸亦有人不時來訪,可依舊是語調清淡,顯然是不愿過早同荀元拓牽扯上太大因果干系,更是急得邢鄔峽一連幾日嘴角涌火,托人去到郎中那討過數服藥,依舊沒能如愿降下火氣去。

    來訪之人,皆由荀元拓自行招呼,院里亦有丫鬟侍女,平日不曾動用,但每逢這時節總要略微使喚著些,道理卻也很是簡單,饒是荀公子至今亦不過是個低淺小官,可明眼人皆曉得天子將二品大員家宅贈與荀公子的言外之意,大抵哪怕荀元拓不能一步登天,最不濟亦是要大搖大擺走入京城朝堂中,造勢兩字不論在哪朝哪代,皆是常事,如此即便荀元拓乃是白身,恪守謙遜二字必是無錯,可同樣不能將架勢姿態放得太過于低微,尤其眼下正是兩兩試探的時辰,如是連半點為官氣度都無,同樣不算在是好事。

    起初荀元拓總覺憑自身在青柴所見與一路前來京城所見,連同蘇臺縣中做事的法子,未必就能用在京城當中,可經與丑狽大員交談,再者自行摸索過路數之后,卻覺總有些大同小異的滋味,

    雖是為官不易,但好像所謂人情往來,皆屬同脈,只不過是京城中大員說話辦事的本事,必是要遠高過外頭不入流的微末人罷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水| 岱山县| 塔河县| 曲水县| 富源县| 马鞍山市| 莱芜市| 南开区| 普宁市| 施秉县| 浦北县| 佛坪县| 和林格尔县| 蒲城县| 舞阳县| 揭西县| 治县。| 罗甸县| 龙胜| 乳源| 张家口市| 溧水县| 临邑县| 和平县| 呼和浩特市| 大宁县| 石柱| 察雅县| 牙克石市| 噶尔县| 丰镇市| 宜兰县| 内江市| 福建省| 徐汇区| 临洮县| 四会市| 宝山区| 伊宁县| 东阿县| 红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