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百一十章 他鄉故知-《酒劍四方》


    第(1/3)頁

    繼宣化城中風波兩三月后,還是時常有人提及此事,上至八方街中杯酒百十金的堂皇酒樓,下至宣化城中不消幾枚銅錢就可將肚皮灌至飽漲的茶館,其中皆不乏議論,風潮一時無兩,足足三月也不見得褪去半分。

    茶樓上頭人來人往,三教九流之人盡匯于此,南來北往打尖犒勞口腹的更是屢見不鮮,尤其是那等居無定所的江湖人,閑暇時節最是中意前來這等地界探聽宣化城周遭江湖事,即便到了也無插手的能耐,權當是圖些新鮮,也算在可消磨一時光陰。莫說是那等功夫稀松尋常的江湖人,身在宣化城中終日無事可做的布衣百姓,閑來無事時節也極喜前去茶樓外頭攤點,討一壺已同碎末無二的糙茶茶湯,倒入碗中,時常飲上幾口,恨不得后腦多生出幾枚招風耳來,多聽聽周遭人議論,權當是借取吹噓本錢。

    凡江湖人貧時飲茶富時吃酒,半錢油水逛花樓,已是變為宣化城中的順口詞,不見得多高明,卻是與實情相差無幾。

    接連七八月皆是暑氣未消,身在宣化城周遭之人卻早是習以為常,起先倒是尚有零星幾人抱怨,經接連半載酷暑,倒也已是無人提及此事,頂多是找尋處四下無人的清凈地界,將衣袖抻開,或是索性赤膊,本就是那等城中金貴人家姑娘斷然不會前來的地段,當然無甚憂心處,只管自個兒舒坦與否。

    “聽聽人家所說,這八方街八成是已然廢去了六七成,縱使是城主親自前去八方街中穩固形勢,估摸著到底也是不曾將那些位八方街中眼界極高明的老爺心思安置下來,這八方街此番,看來還真是要倒將下去,再難見往日光彩。”

    距宣化城門樓最近的一處茶樓當中,今日雖是落雨,依舊近乎滿座,二層樓上兩位面上橫肉分明的漢子,索性是不攜斗笠蓑衣而來,恰好指望著這場急雨,可將縛住周身多時的燥熱氣緩去些,也不顧渾身浸透雨水,要上兩壺茶湯,便挑了一角坐下,攀談起來。角落近窗欞的地界,本就是最為搶手處,奈何這兩位漢子面相實在兇惡,原本賴于此間無茶可飲的兩三位精瘦潑皮瞧見,紛紛收斂方才張揚,一言不發便起身離去,替兩人騰出座位來。

    “那可不盡然,”另一位漢子捧起碗來,瞬息就已是將茶水灌入喉中,擰干衣角雨水撇嘴道,“甭管那位街主遭仇家卸成十幾段,還是不愿再理會塵世間事,隨便找個由頭脫身離去,八方街還是那座八方街,只不過是換個主子。興許街中有些富貴人家存了要搬將出去的心思,可誰又愿由打安身許多年頭的地界抽身出外,更休說不曾傷著根基,鐵打八方街,流水的街主,在我看吶,八方街倒不得。”

    二層樓中早早就坐著位少年模樣的江湖人,桌案上頭擺的卻并非是茶壺,而是足足一壇酒水,單臂提壇,不時向杯盞之中倒去,酒水淌落極緩,但這人的手卻是紋絲不動,穩當得緊,不消旁人開口言語,便知是手段高深莫測。

    茶館里頭終日人形形色色,見微知著察言觀色的本事,自然皆是不俗,都曉得這位看似平平無奇頭戴斗笠的少年,多半是位大有來頭的能人,就憑這一手掂重若輕的能耐,也是不比那等所謂的江湖高手弱上幾分,故而從小二至周遭的江湖人,并無一人膽敢湊到近處。

    但聽聞過兩位漢子這番言語之后,那位端壇的戴斗笠少俠,舉動卻是微微一停,有意無意之間朝兩人方向望去。

    “瞅啥?”先開口的漢子扭過頭來,滿臉不善,嘴角同眉頭一同挑將起來,看向那位戴斗笠的少俠,很是不耐煩。

    “樓里還要戴斗笠,裝腔作勢,倒不曉得你這般歲數,究竟有甚本事。”

    一身黑衣頭戴斗笠的少年雖是瞧不出面容來,可依舊能聽聞輕笑聲響。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林县| 赣州市| 财经| 咸宁市| 施秉县| 砚山县| 静海县| 玉屏| 平遥县| 安国市| 文化| 崇州市| 三明市| 屏边| 宜君县| 长寿区| 广丰县| 南和县| 宁国市| 沂源县| 工布江达县| 岚皋县| 巴楚县| 镇平县| 徐水县| 济宁市| 温泉县| 南阳市| 庄浪县| 鹿泉市| 龙江县| 定安县| 连南| 和平区| 永平县| 华亭县| 关岭| 东乡族自治县| 洛阳市| 惠州市| 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