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六十九章 武陵說江湖-《酒劍四方》


    第(1/3)頁

    武陵坡野菊繁盛,這可是此地齊陵守軍人人都曉得的事。每歲秋季,武陵坡兩側皆是野菊蓬勃,長勢之旺更勝周遭山中百草,連同那些個原本長勢堪稱肆意的野草,踏入秋時都有些萎靡,唯獨菊花漫山遍野。

    說起山菊爛漫,便不得不提起一件頤章之中的趣聞。

    傳聞當初三國舉盟之初,頤章權帝指武陵坡為通商隘口時,群臣大都有些抵觸,乃至于奏折如雪片一般流入皇都,日日進諫者甚繁。并非是群臣過于憂心,由是頤章有萬里畫檐嶺這等天成屏障,即便是他國有心來攻,多半也是難以討到個好處;再者頤章尤以重步聞名天下,軍中人大多配以玄黃重甲,雄壯至極,曾有文人無意中窺見頤章軍容,稱之謂“山岳橫臥”,足矣見軍勢之猛,更甚虎狼。

    既稱之為重步,繞是急弓勁弩亦難射穿甲胄,縱觀天下軍種,便只有鋒芒畢現的鐵騎,能有撕開軍陣的些許機會。然歷數西三國,戰馬何其稀缺,大元部駿馬良駒鮮有出得國境的時候,故而這么一國上下的玄甲重步,只論正面對敵,在三國當中當屬罕逢敵手。

    若是將武陵坡這地勢較低處以堅壘土石牢牢封死,只留東處國門,以玄甲軍的攻守之完備,即便遇大軍壓境,也可將關隘守得固若金湯,難以攻破。

    一紙盟約,顯然對于歷經數載亂戰的頤章文武而言,就如同社稷圖中藏有柄搽毒利匕般,當中淋漓殘血與凌厲殺意,始終要透紙而出。

    可這位頤章皇帝,卻只是不顧無數文武諫言,僅率幾名親衛出武陵坡,在齊陵守軍眼前種下了幾株野菊。

    而來已有幾十載,那位栽菊的頤章皇帝已是垂垂老矣,而武陵坡處山間的野菊,卻是一年勝卻一年,長勢頗為喜人。武陵坡內外的齊陵守軍與頤章守軍,頭年重陽時節,常拿初開之菊同青翠枝葉釀酒,供給軍中所用,互贈菊酒都是常事,相處得也算融洽平和。

    唐不楓借醉意出行,一人一騎,踏菊而行。

    若是商隊中人,鐵定曉得唐瘋子這匹馬腳力差勁得很,可唯獨對毛色鮮亮的母馬情有獨鐘,屆時甭管是唐不楓掄圓了手中鞭,還是掏出幾塊摻有甜草梗的豆餅,悉數無用。

    眼下這頭夯貨便是如此,絲毫不管唐不楓拽緊的韁繩,即便是被拽得別扭著腦袋,也是絲毫不改方向,只情朝一邊跑起,四蹄兒生風,不知比平常快了多少,直踩得無數野菊紛飛,猶如碎金一般。

    “這夯貨,忒讓人氣惱。”唐不楓罵了句,可下一瞬,旁邊幽深林中,卻是無端冒出個人影,來勢極快,朝端坐馬上的唐不楓便是一掌。

    掌心與刀身相撞,鏗鏘而鳴。

    唐不楓登時皺眉。

    這一掌的力道來得極為實帖,剛猛得很,也并無半分花哨,像是位身大力沉的江湖武人,拋卻冗雜招法過后至簡至重的一掌。僅一掌,便將唐不楓胯下馬兒震得四足亂刨,險些站立不穩。

    來人一掌過后并未收手,反而是于頃刻間再出掌拳十余,打得唐不楓手中那柄紫鞘長刀連連顫動,叮當聲響作一團,險些便要脫手而出。

    拳掌如連潮。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城县| 扎赉特旗| 神池县| 鄂尔多斯市| 淮南市| 容城县| 筠连县| 平定县| 胶南市| 甘孜县| 云南省| 镇巴县| 锦州市| 沧州市| 城步| 新乐市| 蛟河市| 红安县| 澄迈县| 玉溪市| 九寨沟县| 博野县| 尖扎县| 丰城市| 新宁县| 南平市| 原平市| 天柱县| 贵港市| 修武县| 泾川县| 德钦县| 武汉市| 公主岭市| 外汇| 罗甸县| 汕尾市| 乌海市| 三原县| 昌邑市| 泊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