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難勝煙柳滿皇都-《酒劍四方》
今日小年,上齊國都異常熱鬧,皇家別苑自然也不會消停,各色珍饈糕點,時令果品如流水般呈上桌,宮女玉腿時隱時現(xiàn),水袖兒綾羅裙擺翩然,舞動之間煞是美妙。文武分列兩旁賜座,正當(dāng)中一人身披黃袍面白無須,面目方正儒雅,正是上齊國天子,邀請群臣于御花園擺宴,共度佳節(jié)。
上齊皇都名為納安,是老皇當(dāng)年定都時命名,取“海納百川文士,護一國鼎盛安寧”的寓意,地處國境偏東,相比西邊氣候更加適宜人們居住。城內(nèi)恰好有一處天地孕育的泉水,四季常熱,置身其中身心舒暢,不懼冬寒,又處于風(fēng)水學(xué)中皇氣至盛的氣穴附近,于是花費八年光陰在此處修建齊皇宮,泉水四周筑御花園。御花園被泉水蒸騰熱霧包裹,即便冬日冷風(fēng)刺骨,御花園內(nèi)宮女只披輕紗露出大片雪白肌膚,也不會覺得過于寒冷。
當(dāng)今天子從不在大殿與行宮舉辦宴席,圣上曾言,大殿之中為君臣,御花園里做酒友,何苦整日將君臣有別掛在口中,旁人不累,朕反倒糟心。
不難看出,這位上齊皇帝,相當(dāng)平易近人心胸豁達,哪怕在市井百姓心中威望也極高,雖繼位不久,但上齊境內(nèi)風(fēng)調(diào)雨順,偶有饑荒水禍也治理得妥當(dāng)及時,確是位有道明君。
正值酒過三巡,醉意酣爽時,陛下龍顏小悅,褪去黃袍,舉杯行至側(cè)座宰相桌前,現(xiàn)任宰相名為荀文曲,而立之年官至宰相,兼上齊荀家家主,韜略謀算極為縝密,素有西路三國謀臣無出其右的名聲。難以想象,這位須發(fā)花白瘦弱低矮的老人,一手整頓舉國震顫的汝宣之亂時,手段是如何狠辣酷絕。
見陛下走來,老人連忙起身欲拜,怎奈年歲大了,手腳比不得正值壯年的陛下麻利,被陛下一把挽住手臂,幾乎是強行拉起身。
“不必過于拘束,此處并非朝堂,無需那些繁瑣禮儀。”皇上左手握住荀文曲酒樽,與右手酒樽輕碰,一飲而盡。“承蒙陛下厚愛,老臣惶恐。”
皇上思索片刻,壓低聲音說:“朕近日聽聞,荀家有一脈,十年前觸犯家規(guī)被貶謫至西廊郡。朕不便插手荀家家事,但聽聞那一脈兩父子素有才名,畢竟都是一脈血親,值此佳節(jié),不如朕就擬旨將這父子遷回皇都,也好做個順水人情。愛卿以為如何?”隨后就摩挲著酒樽,靜靜等待老人的回答。
眉頭一皺,荀文曲還是慢條斯理說道:“荀籍此人固然于學(xué)術(shù)上有大才氣,可惜面有狼頤之相,老臣唯恐他回到皇都被陛下重用,權(quán)傾朝野從而動搖國本。”天子點頭,沉吟不語。“若依老臣所見,此事還請陛下從長計議,若只是欣賞荀籍才氣,老臣倒覺得另有人選。”
宴席散盡,文臣武將盡興而歸。納安城面積龐大,群臣居所遍及城中,上朝下朝路途遙遠,更有花甲古來稀的老臣腿腳不便,所以春秋坐轎,冬夏仆從駕馬車上朝,自然而然就成了朝中官老爺?shù)南笳鳌?
荀文曲從不搭乘馬車,更不坐轎,上朝退朝都是步行,從大殿出來過白玉橋,出皇宮護渠,行至蟠龍大街,橫七豎八走過三條長街數(shù)十個小巷胡同,抵達丞相府。時間一久幾乎成為納安城一景,每天斗蛐蛐的孩童,挑貨的貨郎和巡視衙役,都能看到六旬上下、須發(fā)花白的宰相大人顫顫巍巍踏過都城的大街小巷。
今日也是如此,荀文曲剛到蟠龍大街的盡頭,炸雷聲頓起,詫異的停下腳步向后觀瞧。
一朵煙花在暮色天空中綻開,照亮皇宮以及眼前的長街,瞬間又有更多煙花騰空炸開,將聞聲而出的人們臉上都印上多彩華光。站在大街盡頭的正當(dāng)中,筆直青石大道光滑可鑒,如潭水般映射天際斑斕流蘇。紅紙糊的燈籠掛在長街兩側(cè),于屋檐門邊隨風(fēng)飄擺。
彩色流蘇流淌過宰相充滿褶皺和笑意的老臉。
輕舟綠水老漁翁,終究難勝煙柳下皇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东县|
洪湖市|
娄底市|
肃宁县|
象州县|
云林县|
成武县|
尼木县|
肇东市|
瑞丽市|
临海市|
许昌市|
勐海县|
嘉义市|
珲春市|
麻城市|
同德县|
栾城县|
通州市|
固镇县|
五河县|
讷河市|
故城县|
特克斯县|
五寨县|
大厂|
仁布县|
三原县|
邵阳县|
木里|
马尔康县|
阳西县|
泗水县|
东乌|
江西省|
博湖县|
宣威市|
蕲春县|
云林县|
云霄县|
伽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