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開始,面對陸陽的做法,同行中大部分人是不理解的。 以前的圈子中,從未有過這么離奇的事情。 什么時候大眾可以對一部電影的制作指手畫腳了? 陸陽這簡直就是自甘墮落! 圈中很多制片人最討厭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我們家某某藝人非常受現(xiàn)在年輕人歡迎”。 因為他們認為,我們篩選演員,確實要考量觀眾的接受程度。但這是我們需要去考量的,而不是必須要考量的。 后者又被脅迫的感覺。 這是很多老一輩制片人所不能接受的。 但反過來,現(xiàn)在很多年輕的影視從業(yè)者其實挺能接受這個觀點。 現(xiàn)在不是有很多偶像劇的角色在確定演員之前,都會傳好幾個明星可能出演的消息嗎?這就是制片方故意公布的,想要看看觀眾對誰的接受度最高。 更有甚者,在確定角色之前,他們會針對自己作品的年齡段進行問卷調(diào)查,直接詢問你們最希望看到誰來出演這個角色。 市場的選擇權,其實已經(jīng)有變動了。 隨著影視作品的增多、演員的增多,未來的選擇權終有一天會落到觀眾手中。 但不管怎么說,讓觀眾深度參與到了一部電影的拍攝中,包括道具、妝造準備這些方面,還是有些太超前了。 起碼現(xiàn)階段沒有任何一家影視公司嘗試過。 這會給從導演到演員到道具師到財務等一系列的人帶來不同程度的麻煩。 而且未必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當然了,陸陽知道,一定會有很好的效果的。 因為后來的某些游戲,都可以靠“捏臉、換裝、皮膚”這些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噱頭而火爆一時。這其實已經(jīng)充分反映了大眾對這些參與度高的事情的熱衷了。 “我的聊齋你來拍”活動,激起了國內(nèi)觀眾空前的熱情。 相關討論,到處都有! “好多精美的服裝和武器道具啊!感覺自己就像是在捏游戲人物一樣。” “今天公布了紙鬼新娘的武器扇子,你最喜歡哪一個啊?” “冰魄銀扇吧,這扇子太帥了!” “冰魄銀扇和紙鬼新娘的氣質(zhì)不是很符合。小火爐的《妖孽,還不顯形》中,紙鬼新娘是一個本性不壞的厲鬼,我覺得應該在武器中體現(xiàn)出她這種特征。” “有點道理,那桃花扇?” “桃花扇過分妖艷了一點好像。” “其實我覺得那把水墨素扇就挺合適。” “確實,我也選水墨素扇。” 網(wǎng)友紛紛在品雪之家上給水墨素扇投票。 投票一共有好幾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給斷手的畫稿投票。 大家在繁多的畫稿中投出自己喜歡的。然后《聊齋》劇組會統(tǒng)計其中得票最高的幾個畫稿,由田甜甜做出精美的翻糖模型。 有一些在畫稿上看起來的東西,可能做出模型之后就沒有那么好看了。 畢竟有一些關乎于韻味兒的東西是實物還無法表現(xiàn)的。 然后節(jié)目組會收集觀眾對這些模型的意見,加上陸陽和演員們的意見,大致確定選擇誰。 最后由道具師打造最終獲選的作品。 不僅是人物的武器之類的,包括外套服飾,大致造型風格等等,也都會讓網(wǎng)友們參與選擇。 當然,陸陽放出來的基本上都是一些細枝末節(jié)。 真正主要的一些造型也好、道具也罷,陸陽都有自己的想法。他要控制整個片子的風格,要通過這些外在的東西去傳達給觀眾一些信息,這是電影道具本該具有的作用,需要導演親自把控。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就是比如里面有一個門派叫做青城山,那么出于觀眾好理解的角度,他們的服飾最好要有統(tǒng)一元素。比如都有一些青色的花紋,從而讓觀眾一眼就知道這幾個人是一派的。 這屬于道具語言,簡單卻不可或缺。 也有些影視劇覺得這種道具語言過于簡單,不愿意遵守,但結果往往都不是太好。 甚至,哪怕你花大價錢和精力給每個人物一個造型,但缺失了彼此關聯(lián)的話,效果反而沒有用簡單的設計語言來得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