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因為在周綺美看來,自己的孩子那么乖,卻遭遇了那些折磨。 而這些孩子,明明有健康的家庭環境、健康的體魄、正常的智商,卻為什么不好好學習,不和父母友愛,偏偏要以欺負別人為樂。 既然他們不珍惜,那么就別怪阿姨狠心的把這一切都剝奪。 這個時候,周綺美的心理暗示已經到了很厲害的地步了。 一些關鍵詞,一些刻意讓周綺麗聽到的關于壞孩子的報導。 再制造一些熊孩子和周綺麗的爭端。 甚至專門申請改變線路,去有小學的路線開車。 這一切,都是為了讓周綺麗繼續作案。 “氣死我了!那些熊孩子太討厭了!”周綺麗又是抱怨的一天,她討厭周四,討厭幫姐姐開車。 “其實,有些孩子是不乖,甚至讓人想殺了他們……但……”周綺美后面說了很多關于忍讓、慈悲、大人不記小人過、小孩子不懂事等等的詞匯。 但都沒用了。 因為周綺麗就聽進去了第一句話。 這話看似勸告,卻更像是一座引領周綺麗前進方向的燈塔。 很快,周綺麗就作案了。 就是她之前向周綺美抱怨的一個小孩子。 三年級就開始上網,還扒小女生裙子,特別不講禮貌,在車上還吐了泡泡糖。讓那天開車的周綺麗清理了好一會兒。 同樣是安慰,有些話,可以讓周綺麗不往心里去,但有些話則會讓周綺麗把某個小孩子當成目標。 周綺麗,就是周綺美手上的一具牽線木偶。 周綺美自己,也沉迷在了這種掌控別人的愉快狀態中。 但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審判另一個人。 周綺美知道這個道理,她只是覺得就算事發,自己也不會有什么遺憾。 直到那天,沐嶺峰抱住她的那天,她看著沐嶺峰眼睛的那天。 她后悔了。 但已經晚了。 晚了十年。 如果能夠在十年前遇到了沐嶺峰,她的人生,會不會有改變?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