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朝堂對使用水泥建設堤壩和修路的問題,遇到了不少阻力,第一個阻力來自民部。民部尚書現在由唐儉擔任。 民部也就是戶部以前的稱呼,因此時并不叫戶部。此時的民部尚書唐儉相較于前民部尚書戴胄而言,便相差太多了。 戴胄在任時,勤儉持家,因為勤于政事,無心打理與家產買賣,以至于屋小簡陋。貞觀七年,戴胄病逝,李二陛下罷朝三日,為戴胄追贈他為尚書右仆射、道國公,賜謚號為忠,命虞世南為他撰寫碑文。唐太宗見他住宅簡陋,怕沒有地方進行祭祀,還特命官府為他設立廟宇。從此留名千古。 而此時的唐儉卻是一個懶官,慌于政事,對水泥一事并不關心,以缺錢為借口,將這事推了又推。確實民部現在也是真的缺錢,不過也有唐儉的一些原因在其中。 再加上保守派的推波助瀾,表示對水泥這種新事物的擔憂,于是水泥的事情便這樣拖了下來。 而在民間,不知不覺中,一本書悄然無聲的進入了書店,有不少讀書人看到了此書,但也沒有太在意,直到第一位衣冠華貴的士子出于好奇心,打開了第一頁,便看見一首詩印在一張白紙最中央。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士子忍不住輕輕念出了聲,全詩那種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和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以及舍生取義的人生觀,震動了士子,忍不住打開第一頁,開始閱讀起南宋時期這波瀾壯闊的一頁。 當翻閱看了兩頁,士子便毫不猶豫掏出銅錢將此書買了下來,打算帶回去慢慢品讀。 南宋的經濟理念,讓士子大開眼界,其中將經濟循環可發展模式一點一滴的展現在他面前,這是陳旭將現代的經濟模式寫進了書中,他并不了解南宋的經濟模式。 但士子并不清楚,這種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讓他深深的著迷。最后看到南宋以文御武,壓制武人,將武人貶低成了賊配軍,最后外族大金入侵,屈辱的賠款,使得士子心胸中有一股義憤填膺,不吐不快,大罵南宋朝堂。 當南宋失去了半壁江山,岳飛站了出來,屢戰屢勝,讓士子看到了希望,可奸臣當道,岳飛被人害死,那悲壯的劇情和視死如歸的氣概一覽無余,最后以滿江紅一詞為結局。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士子滿目淚水,輕念著,一拍案桌怒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