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許多人首先想到的在這商業廣場中開一些鋪子,但也有少數人看上的,是這商業廣場。 站在臺上,姜偉壓了壓手,再次將臺下的喧雜聲壓下,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諸位,說到商業廣場將成為世界商業的中心,這也是為什么我要花費百萬貫去建造他的原因。當然,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利潤。” “諸位應該清楚,在西市一間中等大小的鋪子,月租金大概是二十貫,一年下來,也要二百四十貫。而這座商業廣場一共四層,計劃建設一百五十間商鋪,而每間鋪子都在西市中屬于中上大小。其中最小的約寬二丈,長約八丈。” 在唐朝,一丈是十尺,一尺也就是31.1厘米。一丈便是3米11厘米。 也就是一百五十多平左右的面積了,這面積可不算小了。 “諸位認為這樣的一間鋪子多少租金合算?知道的人歡迎舉手回答。” 姜偉笑著問了一句,臺下大多數對行商并不太清楚,但也有不少人對這方面還是比較清楚的,這就是商人家族的人了。 豪商于孝先站了起來, “在下認為,這樣的一間鋪子,起碼在月租金四十貫比較合適。” 不少來自商人家族的人一眼便認出了于孝先,于孝先在長安城豪商當中,也是比較出名的,各個行業都有涉獵,也是長安城豪商當中涉獵行業最廣的豪商,與許許多多的商人都有過生意往來,認識的人多并不奇怪。 姜偉對于孝先抱了抱拳。 “多謝這位仁兄解答,在下也認為四十貫范圍。那么一百五十間商鋪,一年的租金,十年的租金又是多少呢?” 臺下眾人一下子沉默了,這是一個龐大的數量,在大唐并不是重視算術,精通算術的人少之又少。姜偉對這種沉默并不意外,他豎起一根手指, “480貫是其中最小的一間鋪子一年的租金,而一百五十間鋪子,最多只需要十三年,就能收足百萬貫的租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