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實際上第二次登陸火星的科考活動正在做著前期準備工作,特別是科考隊員的身體素質訓練和太空宇航知識的學習,唐小川在接受采訪時故意說目前有這個計劃并且在五年內外完成,也是給外界釋放出的一個時間滯后的消息。 不管董小青會選擇把哪些消息報道出去,他相信至少她會根據相關要求有選擇性的報道,而不會一股腦的全部報道出去,因此外界知道的消息并不全面,時間上也相對滯后。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篩選和剪輯,電視臺方面把采訪到的唐小川的畫面和對話有選擇性的進行了報道,這沒有超出唐小川的預料。 網民們對此議論紛紛,一些國際科研機構的人也不懷疑飛天科技實現唐小川在采訪中所說的在月球建設礦產開采和金屬冶煉工廠,在月球赤道上鋪設一條寬幾十公里的腰帶式太陽能板轉化為能量,以及在此登陸火星的科考計劃,他們只是在評估飛天科技要實現這些計劃真正需要的時間,畢竟飛天科技目前還有不少太空項目正在進行當中,也不可能立即上馬唐小川所說的這些項目,唐小川在采訪中提到的時間期限可能要盡量延后。 董小青把這次的采訪有選擇的報道之后,民間的反應不太大,大部分網民們也接受了飛天科技屢次創造科技神話的舉動,但是這次的報道卻給國外很多太空科研機構帶去了更大的壓力。 為了不在科技發展程度上被華國全面拋下,各國都開始有意識的往太空探索研究方面加大資金投入,這在各國看來是刻不容緩的事情了,飛天科技已經實現彎道超車太多太多,如果再不奮起直追,只會被甩越來越遠。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們舍不得月球和其他星球上的礦產和能源資源,不甘心看著飛天科技吃獨食,而他們連湯都喝不到,這是一件很憋屈的事情。 按照國際慣例和原則,外星球的資源是誰先開采誰先得,不允許誰把旗幟往那兒一插,就宣布擁有主權,所以誰的動作快、技術先進,誰就擁有優勢! 目前飛天科技已經走在了前面,在月球上建立了觀測站和科考站,對月球上的礦產資源分布早就探明得一清二楚,而絕大部分國家連發射衛星的技術能力都不具備,就更別提發射月球探測器,甚至發射載人飛船了。 對于早就眼饞月球上礦產資源的梅立堅、鷹國、西歐諸國、熊國、東瀛等國,恨不得立即派人上月球先把地盤占著再說,雖然有國際慣例和規定,實際上如果有多個國家都有上月球開采礦石的技術實力,到那時候肯定是誰的拳頭大就占得多,而不是誰先開采就歸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