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音樂不能太直白,哪怕是共情極強的曲子,也不是暴躁的去表達扁平化的情緒,多少都是會有渲染與委婉。” 李文音很認真的對孫獻說道。 “同理,你作品從造型,音樂,表達的內容上幾點來說,不要太過于急躁直白?!? “就比如......你這種黑暗風.......或者說,是一種不成熟的哥特風,表達上,就更不能太過流于表面了?!? 說實話,這些話聽在孫獻的耳中,多少是非常不愛聽的。 可是.......看到李文音的表情,確實非常的認真,再想想他的身份,孫獻還是追問了一句。 “額......前輩,能不能說的詳細一點?” “嗯!” 李文音點了點頭。 “你們這個風格很黑暗,所以......在別人看來,或許就是黑暗風,但其實,這個稱呼并不嚴格?!? “其實,嚴格來說,應該叫做哥特風!” “但......你們曲解了哥特風的內涵。” 說到這里,李文音站起身,從嘉賓席位上走了下來。 來到孫獻的身邊,對觀眾們展示著孫獻衣服的風格。 “看,在你的衣服上,就非常的哥特風,哥特風有一種神奇邪惡的魅力,冷門,有著不少宗教元素,像是歐洲中世紀的吸血鬼,狼人,蝙蝠,死亡,黑暗等等,比如你看看你褲子側邊的鎖鏈,銀色的骷髏頭裝飾,魔鬼的服飾紋路。” 李文音這么一說,不少觀眾恍然大悟般的點了點頭。 總覺得像是非主流,但哪里還有點不一樣。 “哥特確實和常理分歧,不走尋常路,而且.....充滿了黑暗,陰郁,表達一種恐怖,陰暗,卻唯美的邪惡與華麗?!? “但你們的理解出現了偏差,所以.......完全背離了初衷!整體全部都偏了!” 李文音一音定錘?。? 目光灼灼的看向孫獻,旋即搖了搖頭。 “.......你們只看到表像,后果,那就是變成現在不倫不類的黑暗風,延伸出來的,有喪文化,有各種各樣負面情緒的宣泄,但這并非是哥特風的本意?!? 李文音搖了搖頭。 “你們只流于表面,所以表達的只有頹廢,叛逆,陰郁,暴力,邪惡的這些負面情緒,對于大眾,尤其是你們那些主體的低齡粉絲,會起到極大的錯誤引導!” 一語落地,擲地有聲?。? 孫獻皺著眉。 李文音這么說,別說是他了,就連什么都不懂的廣大網友們,都瞬間明白了李文音的意思。 但你當時可也玩了很多的黑暗風啊! 你怎么好意思說我們?! 而這個想法,也出現在不少網友們的心中。 可是,李文音的下一句話,卻讓所有人猛然驚醒了起來。 “哥特文化表現的形式,確實是黑暗風,但哥特風的本質........不是追求墮落,崇尚頹廢,宣泄陰郁與黑暗,它不是一種生活態度,而是為了反諷?。 ? 反諷?。? 此言一出,不少的網友腦海中似乎瞬間就開朗了許多??! 仔細想一想剛剛孫獻表演的黑暗風...... 又想了想李文音曾經的黑暗風。 哦,不,或者說是哥特風。 一提到反諷,所有人腦海中瞬間想起了李文音曾經一首非常典型的哥特式音樂。 《胡蘿卜須》! 不正是借著較為黑暗風格的音樂,表達一種.......神經質,不屑,麻木,乃至于扭曲的感覺嗎? 但其中的內容,卻完完全全就是反諷!! 沒錯,表達出來的東西,表面或許是負能量。 但問題的本質,是為了用這樣的負能量,來反諷負能量,表達出的東西,還是要端正??! 甚至就如《殺手》這般,完全描寫的變態神經質殺手,亦或是《竊愛》。 表達的深層,輕輕加以解讀,不正是反諷嗎? 【臥槽!原來如此?。?!】 【怪不得我總覺得別人跟風搞的黑暗風怎么聽怎么不對勁,原來是丟失了本質?!? 【是啊臥槽,怪不得聽到一些頹廢黑暗的歌曲會反感,而李文音寫變態的歌我都沒覺得不對勁?!? 網友們瞬間明白了其中的問題??! 丟失本質,等于不倫不類了??! 【不對啊,那《夜曲》和《夜的第七章》也是黑暗風格啊,但沒有反諷,不能算哥特吧?我突然迷糊了。】 【這個簡單,其實.......比如像是《簡愛》,《呼嘯山莊》,《福爾摩斯》這些小說里,多多少少的也運用了一些哥特式的寫法,反諷確實是一種很重要的手段,但.....以黑暗的形式來反襯一些美好的事物其實也可以。】 在網友們的交流中,李文音笑著開口了。 “其實,哥特式的風格一句兩句很難解釋清,而且與很多元素也有很多的交融,比如朋克,比如克蘇魯,那么區別與關系是什么呢?” “我簡單點解釋吧。” “首先,這些文化,并不僅僅是音樂,而是包含了繪畫,小說,音樂,雕塑,妝容,服裝多元的一種文化風格?!? 等等?! 不少網友頓時來了興趣。 克蘇魯系列?! 好家伙啊,克蘇魯還與哥特文化有什么牽扯嗎? “比如.......克蘇魯可以算作源自于哥特式文化下誕生的一個新文化,但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克蘇魯文化,其核心,是未知,而本質,就是表達未知的,不可名狀的恐懼恐怖?!? 李文音的話非常好理解。 而不少資深的克蘇魯書迷也禁不住的點了點頭。 最開始開啟克蘇魯宇宙的愛手藝大神,早期的風格就是哥特式風格。 而不同的是,因為個人風格原因,突出了恐怖,精神失常,不合理,瘋狂的元素后.....核心開始慢慢轉變,而后來的克蘇魯文學創作者不斷的補充,核心便慢慢成為【不可名狀的未知】與著重描寫! 可以說是脫胎于哥特文學,但換骨后卻自成一派。 “而朋克呢?雖然也黑暗,與哥特文化交集很大,但核心是憤怒,作品表達的本質,就是利用憤怒來吶喊宣泄,可以是不公,可以是反諷。” 朋克,便是以最直接的方式,積極的尋求個***與自由! “哥特文化的核心呢,就是一種與信仰掛鉤的華麗!” “復雜精美,繁瑣華麗,這是哥特文化的一個很顯著的特點,無論是建筑,文學,音樂,都可見一斑,音樂上,那就是金屬哥特,死亡哥特,古典哥特,突出一個華麗!” 李文音的話,頓時讓不少網友們恍然大悟。 華麗! 那就沒問題了! 李文音無論是哪首黑暗風的音樂,骨子里都透出濃濃的華麗與優雅。 “所以我說你們沒有看到本質,導致路子走歪了?!? 李文音笑了笑,看向孫獻。 “與其追求表面的東西,做出身為公眾人物錯誤價值觀的引導,不如想一想鉆研本質,來利用陰郁黑暗的東西,去弘揚一些積極向上的東西,或是去反諷一些不好的東西,這才是所謂黑暗風應該做的??!” 此言一出,全場觀眾便鼓起掌來。 孫獻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 真的不得不服。 李文音可以說句句都說到了點子上。 雖然孫獻的ds組合,主打黑暗風格。 但其實,你要讓他們解釋一下什么叫做黑暗風......或許只會解釋一些他們在用的,最淺顯的東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