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文音的話,越來越離譜。 但于莉卻驚訝的瞪大雙眼,越來越贊同。 這樣的話從沒聽過,但仿佛一下子讓自己撥云見日。 “再簡單點,對于男性明星的心理寄托上,歐美的女性是追求一個【保護者】的形象,而華國女性,尤其是年輕女性追星,是追求一個【柔和風格美型的陪伴與養成】,換言之,就是僅僅需要在生活中加入一個寵物的角色,自己養寵物照顧寵物,然后讓寵物陪伴自己排憂解悶。” 嘩!! 酒店小房間里差點炸了。 人不多,但真差點炸了。 全員心中滿是臥槽。 好家伙,你李文音這是地圖炮? 直接把華國現在的小鮮肉,說成是“寵物了?” “很簡單的表象例子,很多華國女性喜歡小奶狗吧,為啥要用小奶狗這個稱呼......我還要解釋嗎?” 李文音翻了個白眼。雙手一攤。 你們能不能淡定點。 “潛意識里都給這種小鮮肉定義成【小奶狗】了,這本身就是對美型寵物的追求,而絕大部分這種人,對寵物的要求是什么呢?很簡單,沒有攻擊性!” “可愛,萌,長得好看,并且柔和,這樣才可以不影響女性那已經穩定的安全感,如果換個攻擊性強,有暴力元素的寵物,不少女孩子可能還反而會缺少安全感吧!” “歷史上對美的追求完全就是演變的過程,尤其是對男性形象的追求。” 李文音笑了出來。 “亂世,男性形象要以孔武有力,壯碩剛毅為美,可一到太平盛世歌舞升平的時候呢?柔和的美型便會取代那些充滿攻擊力與暴力的男性形象。” “但魏晉是個特殊。” 李文音的話讓于莉愣了愣。 “這就涉及到大眾審美的另一層引導者,金字塔中的上層建筑!” “因為魏晉時期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上層人士為了明哲保身,所以將注意力從軍國大事轉變成了文學,養生,玄學,藝術,審美上。” “所以,上層的帶動下,下層百姓也會跟風改變審美,開始欣賞小白臉了。” “唐代的豐滿,楚王好細腰的典故,還有自宋代后有明確記載的三寸金蓮---裹腳。” “上層建筑的喜好,是會影響到百姓的,所以,在跟風之下,大眾審美的趨勢,也是會與這方面有所聯系的。” 李文音說到這里,旋即頓了頓。 “最后,是整個社會民眾的平均受教育水平。” 平均教育水平! “哦?” 于莉雖然也贊同,但還是想聽聽李文音的說法。 “其實,前期教育的目的,我覺得更多的是形成【常識】,【辨別能力】以及去培養定型三觀,三觀,辨別能力,與常識,是審美的基礎。” “比如,如果你沒有常識,很顯然是無法分辨人類作品的美丑,舉個例子,我們從小學習中文,學習歷史,學習古詩詞等等,這些東西乍看沒什么用,但等二十年,三十年后,雖然你都忘光了,但基本的辨識能力與欣賞一些比較好懂的詩詞的時候,還是可以清晰的體驗到其中的美感。” 李文音的話讓于莉贊同的點了點頭。 沒錯,受教育的目的并非單純的考試,學習,升學等等。 它可以培養你的三觀,辨識能力,以及最基本的常識。 雖然后來你可能都把這些知識忘光了,甚至臉方程都不會解了,但這些知識給你帶來的常識與辨別能力,邏輯能力,分析能力,計算能力等等,卻存在于你的本能中了。 “同樣,比如欣賞一些詩詞歌賦,畫,建筑,雕塑,如果你對華夏文明文化一點都不了解,甚至陌生無比,也很難更進一步的去感受華國風的美,至少是分辨不出來。” “比如......土生土長的普通華國人,對中式風格的建筑就很敏感,可以辨析到......這個像是古代的,這個像是近代的,青銅風,實木風,田園風。” “但如果是歐式建筑呢?比如巴洛克,哥特風,拜占庭風,這就完全兩眼一抹黑。” “后退一步,如果你沒有接受過教育,你甚至分辨不出.......什么是華國風,什么是歐式風格,什么是黑暗風,什么是日式和風。” 李文音笑了笑。 “你知道古典樂為什么現在會顯得高大上嗎?” “為什么?” 于莉一愣。 現在高大上? 古典樂似乎一直表現起來都比較高雅啊。 “其實,古典樂很早之前.......很單調,很通俗。” 李文音輕輕一笑。 “一開始起源于教堂的禱告圣歌,旋即從宗教,來到宮廷,來到民間。” “但或許很多人不知道,一開始的古典音樂地位并不高,甚至可以說只是貴族的玩物,哪怕后來走到民間,也并沒有受到很多人的尊敬。” 李文音的話讓于莉皺了皺眉。 “或許也跟那時候平民的受教育水平有關,但那時候的音樂會非常的隨意,臺上演奏,臺下互相大聲的嘮嗑,吃喝玩樂,心情不好還能噓幾聲拿樂師撒氣。” “后來,在無數音樂家的努力下,賦予了音樂更多元的層次,更豐富的形式,更為復雜精妙的技法,更高深的思想與內容,豐富作品方方面面的內涵。” “從那時起開始,古典音樂正式開始走向發展期,從巴洛克的早期,古典主義,一直到浪漫主義!!” “直到爵士樂后,流行與古典開始產生界限后,古典音樂便似乎開始令人覺得精妙深邃了,無論從技法上還是從賦予的人文思想上,都達到一個高度,令普通人感到有些望而生畏。” 說到這里,李文音神秘一笑,頓了頓。 “所以,為了欣賞這些被賦予了更深層次,更精密的作品,古典音樂的欣賞門檻也會相對來說高一些,需要一定量的知識儲備。” “簡單來說,就是這方面的辨析能力,你不一定非要聽懂,但起碼是能有一定的辨識與欣賞能力。” “所以,美學是有簡單與復雜的分別,有通俗易懂也有深邃含蓄,因此,審美能力也是有高低之分的,所以,古時所言的對牛彈琴,拋媚眼給瞎子看,說好話給瞎子聽,其實是非常真實的。” 說到這里,李文音對于莉說道。 “所以,我覺得,要去發展音樂,在發展中,觀眾們耳濡目染,會逐漸的提升審美,發現更多更棒的美學,體驗更多的美,發現這些更加不一樣的美。” “就跟美食的進步一樣,人類不僅僅是追求飽腹而已,美食也沒有盡頭,有了廚師們不斷的發明創造,產生更多的味覺體驗,美食進步后,人們對于美食的品味才會更高。” 說到這里,李文音突然笑了出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