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外賓們種種猜想中,演出也即將開始。 會場內非常的安靜,甚至安靜的讓觀眾們都想壓抑著自己的呼吸。 樂團兩側噴泉處的細小水柱似乎形成了一個微微有些扭曲的形狀,雖然是流動的,但看上去卻似乎是靜態。 更神奇的事,是即使如此安靜的情況下,也幾乎聽不到任何來自于水流的雜音。 反而,在深藍色,紫色,暗紅,暗粉,暗青色的燈光纏繞下.......神秘的有些詭異。 整個會場,主基調的顏色,便是幽暗深邃的藍色。 投影特效中的海王星,深邃,死寂,緩緩的轉動,甚至感覺有點...... 靈異! 沒錯,阿登納確信的點了點頭。 這樣的舞美設計,就凸顯出了一個“靈異”與“神秘”的感覺。 ........ 微微瞇起眼睛。 李文音有些累,下面的樂團更是非常累。 這場演出的收尾已經快要到來。 最后的樂章中,眾人的狀態反而是越好的。 雖然乏累,但仍舊沉穩下來,靜心準備進行表演。 李文音微微頷首,舉起雙手,指揮棒輕輕的劃過。 單簧管與長笛吹響了安靜祥和的旋律。 靜謐! 而此時,半空之中投射出來的巨大海王星,也緩緩旋轉著變小。 或者說,不是變小,而是變遠! 其余的幾顆旋轉著的星球,也緩緩的后退著,越來越小。 旋即,會場內的藍光慢慢黯淡,取而代之的是黑暗。 一片黑暗之中,只有越來越小的幾顆行星在緩慢的運轉在軌道上,很快,觀眾們便仿佛看到了太陽系。 是俯瞰著看著這個太陽系。 而海王星相對來說更為強烈的神秘藍光,就運轉在軌道之上。 藍光一閃一閃的。 此時,觀眾們聽到了豎琴那輕靈的高音。 仿佛閃爍的星球一般。 叮~ 小提琴輕輕的進入,大管沉穩的嗡鳴仿佛黑暗星空,而鋼片琴叮叮的聲音,配合半空上閃爍著的宇宙投影,仿佛星光點點一般。 在黑暗之中悠悠運轉的行星,不規律的閃爍著光芒。 但卻暗自契合了音樂的邏輯。 充斥著神秘感的樂句不斷的敘說著。 很快,在管樂奏響的長音中,小提琴的華彩琶音作為背景響了起來。 而隨之一起作為鋪陳的,有豎琴的琶音,鋼片琴的裝飾點綴。 神秘的音色,加上這華彩技法。 神秘而空曠。 配合黑暗之中那緩緩旋轉的星系,人們仿佛來到了靜謐的宇宙空間之中。 小小的肉體塞入大大的空間,總是會顯得那么讓人震撼。 司馬缸砸光的感覺固然震撼,但肯定是沒有筷子攪大缸那般神秘深邃的。 星空逐漸變換。 隨著視角的拉遠,星系完整展露在觀眾眼前,越來越小。 周圍宇宙空間所形成的星空,也逐漸展現在觀眾們的眼前。 圍繞著這太陽系,周圍繁星點點,不斷的輕吟閃爍,仿佛以宇宙為琴,以星球為弦,彈奏出玄妙奧秘的法則音符一般。 空靈清秒的清脆鈴音仿佛響徹于腦海深處,但周圍,卻仿佛是無比寂靜的黑暗宇宙空間。 懸浮于黑暗之中,仰望著身邊繁星點點。 一道流光推過,視角仿佛飛速的后退著。 黑暗中閃耀的繁星點點,頓時因視覺錯覺化成了一道道晶亮的細線。 細線緩緩延伸,仿佛形成了美麗的速度極光。 主和弦與屬和弦仿佛這平行的極光一般縱向并置,以這樣的形式作為結束,在作曲中,就會形成很好的收束感。 音樂不斷的發展著。 終于...... 極光停下來。 眾人發覺,自己已經從太陽系,來到了宇宙遙遠的彼岸中。 陌生的漩渦星系。 而這片閃耀著神秘色彩的星河中,緩緩飄蕩出一個神秘的符號。 這是雙魚座的符號。 海王星,代表了海神尼普頓,也就是波塞冬。 而海神,也正是雙魚座的守護神。 在十二星座中,雙魚座,便代表了神秘,幻想,玄奧,靈異。 臺下的音樂家,看著星河投影,聽著音樂之中的叮叮點點,對李文音的想法嘆為觀止。 整套《行星組曲》,包涵了天文,神話,人文,以及現在出現的占星術的概念! 眾位音樂家在心里也忍不住對這套曲子打出了自己的評價。 “科幻音樂重要的里程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