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什么“身為大師的矜持”? 什么b格? 不要了! 李文音只覺得如鯁在喉。 那些沒用的東西,咱不要了!! 以自己的身份下場評論好像有些欺負人? 欺負啥人啊,都是倆肩膀抗一個腦袋的,怎么還不能說話了? 什么? 你說我出面會讓事情鬧大? 李文音嗤笑一聲。 有的網紅吧,為了湊眼球,總喜歡玩點陰間改編,這本來不是什么大事。 畢竟,都想掙錢,都想博眼球,都想漲人氣,這本身其實是無可厚非的。 就像有人給自己的作品改成了土嗨,雖然也有點不適.......但肯定不至于親自下場,也就是自嘲的笑一笑就完事。 但這種事情,簡直是觸及了底線,不吐不快! ...... 拿起手機,李文音擦了擦屏幕。 嗯,沒有碎,這鋼化膜挺耐艸的...... 再一次打開抖音,找到視頻,點開評論區。 李文音打算做一個與杠精對線的耿直少年。 先來看看評論...... 【咋的?你不愛聽,有的是人愛聽,文化發展本來就需要創新。】 李文音這一刻簡直如同葉師傅附身。 他想打十個! 不! 打一百個! 【屎還有人愛吃呢,你就覺得屎是美食了?這叫文化發展?商業文化?那倒是挺創新的。】 留言發出后,沒一會兒,很快就有熱心網友評論了。 似乎在幫這個熱評家說話。 【人家小姑娘創新一下藝術,你至于嗎?】 李文音氣笑了。 【創新?別侮辱創新了!這叫創新?某些東西創新是建立在不改變原有內核的情況下說的!那我包包子不加餡還給他拍扁油煎,就叫包子的創新了?那特么不是油餅嗎?還能叫包子嗎?】 【黃梅戲?本來改的都不叫黃梅戲了,還在這拿黃梅戲說事,這不是無知就是壞!】 【你可太懂了,怎么就不是黃梅戲了?詞不都一樣?】 【你無知不可怕,但出來口嗨我是真的愚蠢,不說別的,方言是戲曲的第一基本標準,這個雞兒網紅壓根連方言都改成普通話了,這叫創新?這個叫直接掀桌子!】 【再說說神態,作為一種表演形態,不僅是聲,更是形,雖然黃梅戲對形的要求很寬松,但不是讓你放飛自我的,本來是描繪一個春風得意的新科狀元,你看看這唱的神態,油膩不油膩我不說,矯揉造作,故作可愛與媚態,這樣的反差本來就是沖著你們這群用下半身思考的人去的,還真就是擦邊球=財富密碼!】 李文音一連串有理有據的論述,也直接讓該網友傻了眼。 但明顯這個網友非常的不服。 都是網絡重拳出擊的人,你寄吧誰啊?! 【你可真會杠......不都是音樂嗎?咋你還非要分個三六九等?】 【那你不就是吃個飯么,咋還也分個八大菜系?】 【你可真離譜,不就是老菜譜新吃法嗎?】 【對,老菜譜新吃法你就能給麻辣燙說成是火鍋了?!】 網友似乎直接被懟懵了! 半天甚至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想了半天,終于捅咕出一句代表了自己心虛與理虧的萬能用句。 【那人家小姑娘至少做了,你能干點啥啊?只會嘴臭?所以只能在這跟我一個外行講專業?】 慫了慫了! 李文音笑出聲了。 他慫了! 【你說你馬呢,是我給你講專業還是你過來碰瓷的,你咋知道我沒做,我tm不知道我做的貢獻能有多少,起碼我沒拖后腿,你懂嗎?不懂把嘴閉上!】 李文音笑了,笑的非常舒爽,仿佛陳年的干燥大便終于瓜熟蒂落的那一刻。 有道是最簡單的嘴臭,最極致的享受。 不用在意身上的“大師”包袱,是有點舒服啊~ 看網友半天沒回復,李文音便繼續挑選奇葩言論進行開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