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四天當(dāng)晚。 作為《尼伯龍根》四部曲的最后一夜,可以說,無論是劇情,還是觀眾們的興奮度與期待,都達到了一個高潮。 戲劇,美術(shù),光影舞美,音樂,通看下來,幾乎可以說處處都是能夠深追的細(xì)節(jié)。 思想符號,文化元素。 幾乎所有觀看的音樂家,在心里都能確信。 如果這第三夜《諸神的黃昏》能夠維持這個高度,那么這部歌劇,甚至可以說...... 方方面面,各種意義上的無法超越??! 或許,根據(jù)喜好的不同,這個類型,并且如此之長的歌劇,有人喜歡有人厭煩。 但無可否認(rèn),在藝術(shù)與美學(xué)方面,李文音做到頂了! 只需要完整的收場,這部歌劇就絕對可以稱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里程碑。 沒錯! 就連布里克都不得不承認(rèn)。 這部歌劇,甚至可以說......完全不次于《魔笛》這種史詩級別的作品! 甚至在某些地方,超越了莫扎特的《魔笛》! 更讓布里克感覺無奈且好笑的是........ 兩部作品,對于女高音歌唱家的要求都是天花板級別的難度。 《魔笛》中《夜后詠嘆調(diào)》是花腔女高音技巧難度的天花板。 而李文音的這四部曲........ 大概是人類體能極限的天花板。 ....... 在歐洲諸國的語言文化中,德語特殊的音階,并不適合歌劇。 甚至一度有很多人對德語嗤之以鼻。 而相比,更加圓潤清晰,具有節(jié)奏感的意大利語,簡直是為歌劇而生,歌劇也理所當(dāng)然的誕生于佛羅倫薩。 即使是天才如莫扎特,一開始寫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唐璜》。 也都是意大利語。 直到后來寫了魔笛。 《魔笛》可以說是德語歌劇的代表作之一??! 融合了德國民間說唱劇形式,短小精干,顱內(nèi)升天的《夜后詠嘆調(diào)》也一度成為了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 可惜,整體來說,在歌劇領(lǐng)域中,德語歌劇,還真的是略遜意大利語歌劇一籌。 而時隔了這么久,德語歌劇,在李文音的手里,再次綻放出更為驚艷動人的火花。 臺下的德國音樂家們,看李文音的目光簡直像是在看拯救世界的神仙。 終于,隨著樂團們的登場,李文音也來到指揮臺。 向著觀眾們一鞠躬,霎時間掌聲與歡呼久久不停。 本來還很矜持的音樂家們......此時已經(jīng)有小半都已經(jīng)被同化成了狂熱的粉絲。 不少媒體都忍不住感到心驚。 李文音的吸粉能力,說實話,跟流量的數(shù)據(jù)比肯定不值一提。 但恐怖就恐怖在,李文音的粉絲中.......隱藏的大佬實在是太多了?。? 可以說,雖然這次演出吸粉量可能并不多。 甚至熱度看上去都趕不上娛樂圈里一些新人發(fā)歌的熱度。 但量級卻完全不一樣。 一手無法遮天,那么........ 這么多活躍在世界頂尖樂壇的粉絲,帶來的能量那就是千百張手。 笑了笑,李文音轉(zhuǎn)身看向樂團。 指揮棒抬起的一瞬間,全場瞬間鴉雀無聲。 樂團眾人齊齊待命,舞臺的燈光也黑了下去。 序曲開啟??! 《尼伯龍根》歌劇四部曲中,最后一部《諸神的黃昏》,也正式開演。 沐浴過龍血的齊格弗里德,跨越過洛基的魔火,喚醒女武神,而女武神,也不知道是因為奧丁詛咒的原因,還是真的對齊格弗里德一見鐘情,完全無法拒絕眼前這個英勇帥氣的屠龍英雄,兩人在鳥兒的見證下發(fā)下了永恒相愛的誓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