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一次的課題很重要,相關的論文會直接影響到你們的畢業。” 聽聞孫教授的話,幾名學生頓時認真了起來。 孫教授打開ppt,資料投放在大屏幕上。 “李文音的小提琴炫技技法,驚艷了世人,也讓我們看到了小提琴更多的可能性。” “但技法的分析各位之前的論文都已經做過了,比如《鐘》,比如《精靈回旋曲》的各種解析,而這次我們來看的是另一個角度的開創性!” 看著屏幕上熟悉的臉,幾名研究生的臉上明顯抽搐了幾下。 一個本科尚未畢業的李文音,折磨了多少研究生?!! 你是人? “這一次討論的課題,是李文音開創的小提琴曲作曲上的先河!” 孫教授點擊鼠標,兩個書名號出現在屏幕上。 《魔王》!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 這五名研究生的右眼皮瘋狂的跳動著。 “李文音用巴赫的復調手法,與他獨有的炫技手法相結合,誕生出了這種......夢幻般不可置信的演奏曲目。” “一開始的《魔王》,或許意識到李文音這種巧妙的多聲部旋律線手法的人有很多,但都當這是李文音對小提琴結構性擴充的一種探索。” “只不過,后面的《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告訴我們,李文音對于這樣的作曲手法,已經掌握的非常熟練,并且在很多探索上,明顯是有意為之的!” “所以,這一次的課題,就是圍繞著李文音這種復調的作曲手法,研究如何量化以及運用在小提琴的作曲上!” ...... 如何運用? 五名研究生人都不好了。 這玩意你倒是直接去問李文音啊!! 讓我們研究個啥啊,李文音這不還沒死呢嘛....... 但似乎看穿了自己學生的想法,孫教授笑了笑。 “我知道各位同學的疑惑,但是我們不能只去靠著李文音來扛起東方學派的大旗吧!” “他一直在進步,甚至說來慚愧,他已經遠遠的走在前面了,甚至超越了我們這群老家伙,有時候我們這群老家伙,甚至都感覺有些跟不上他的思維了!” “但正是這樣,我們才要更加努力的去追逐!” 孫教授笑了笑,然后語重心長的說道。 “李文音為我們鋪好了路,接下來的路不能讓他一個人孤軍奮斗,這或許是我們華國音樂走向世界的最好機會!各位都是這場開拓的中堅力量!” 幾名研究生的臉色好看了許多。 “孫教授,我們知道的......” 五名研究生對視一眼,臉色突然有些發苦。 對于這文化之間的競爭與發展.......自然有著很高的覺悟。 甚至毫不客氣的說,有時候,在文化上的影響力與自信,發展的好壞,是很可能影響到其他很多領域的! 而作為頂尖高校的研究生,自然也是處于一線的人員。 ...... 道理我都懂。 但他寫的東西真的是太難了啊...... “知道就好!” 孫教授繼續點開下一張ppt。 “首先,我們研究的是《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劉霖,你來說一說對于這首曲子的曲式分析!” 聽到孫教授點名,劉霖站起身說道。 “這是一首裝飾變奏曲!” 變奏曲,顧名思義,在主題之上,進行不同方式的變奏演奏,在保持主題的基本旋律骨架上加以個性的發揮。 但實際上,變奏曲的種類與作曲手法相當的多。 像是固定低音變奏曲,裝飾變奏曲,自由變奏曲。 作曲的手法上,也有裝飾變奏,對應變奏,曲調變奏,音型變奏,和聲變奏,卡農變奏,特性變奏等等等。 而這首曲子,裝飾變奏曲的主要特點,便是主題一般為單二部曲式,變奏中保持原主題的和聲,調性,結構,運用各種和聲變化,器樂演奏技巧作一種華彩性的加工,并且在速度,力度上有所變化。 “在裝飾變奏曲式上,又加入了引子與終曲的附加結構,整體在圍繞主題旋律的同時,李文音是用不同的演奏技巧來作為的變奏方式。” “一百六十四小節的曲子,分為七個部分,引子十九小節,主題二十小節,變奏一有二十小節,變奏二有四十小節,變奏三有十六小節,變奏四有十二個小節,以及終曲的三十七個小節!” “其中,每一個變奏都描繪了一種不同的情境與心態,每一個變奏也都包含特定特色的演奏技巧。” “很好!” 孫教授點了點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