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青年組的小提琴正賽與少年組的關注度簡直不是一個程度的。 如果說少年組是大人們樂呵呵的看天才小孩展示才華,然后鼓勵小孩繼續努力...... 那青年組就絕對是硝煙四起的戰場!! 饒是對李文音非常信任的徐馨蕾,看了一眼比賽名單上選手們的簡介,也忍不住為全球變暖貢獻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選手后面密密麻麻的履歷與得獎經歷,乍看上去讓人感覺壓力奇大。 唯獨李文音的后面只有簡簡單單的兩行字。 【華國新生代著名音樂家,小提琴演奏家,鋼琴演奏家,作曲家,曾參加多次大型音樂會,贏得2016肖邦國際鋼琴大賽冠軍,被稱為來自東方的“魔王”!】 相比于其他選手那看起來簡直眼花繚亂的獲獎經歷...... 李文音簡直是個比賽的素人? 最夸張的莫過于安吉公主。 各種國際比賽的獲獎經歷簡直占據了大半張a4紙! “我靠,太夸張了吧!” 徐馨蕾有些吃驚。 瞥了一眼選手簡介,李文音聳了聳肩。 “你是沒看過伊萬的,比這個排的還夸張!” “......” 任何演奏家的名聲與地位,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往往需要經過國際賽場一遍又一遍的廝殺,過硬的作品,以及背后唱片公司的營銷運作! 一切的一切,根源只在一處! 那就是比賽的成績與獲獎的次數! 業內人士或許可以知道,誰誰誰雖然沒比過什么賽,但很牛b。 可是大眾不知道啊! 什么樣的唱片買的好? 肯定就是獎項越多,獎項內容越牛逼的人唱片會賣的好!! 古典音樂的圈子很大。 但每一種樂器的圈子卻一般般。 更何況,每一種樂器,都有數不勝數的名家大師。 老師推薦學生或許會推薦適合學生的,或者某些方向有特色的...... 比如...... 這首曲子聽誰的,那首曲子聽誰的。 但這樣的市場并不大,甚至可以說很小。 真正的大市場,往往是普通的民眾! 民眾可不知道你到底誰nb,所以看宣傳,一般看的都是誰獲獎多。 這也是為什么李文音沒有發布古典音樂專輯唱片的原因! 只是有錄制的音頻與視頻在互聯網上流傳。 就算在國內,普通的觀眾們提起李文音,雖然知道他彈琴很nb。 但nb到什么程度卻不太清楚。 或許除了那些粉絲與懂行的人,其他的普通路人,只覺得......李文音或許是一個彈琴很厲害,達到了職業級別的明星。 即使是非常了解李文音實力的徐馨蕾,乍看選手簡介之下,都乍舌不已,感覺有些離譜。 “我的乖乖,光領獎都能領一個月了吧!” “很正常。” 李文音笑了笑。 “這些人都是歐美頂級圈子的家庭出身,從小培養樂器,很小的時候或許就會開始比賽,這么多年,有這些成就是很正常的。” 說罷,指了指選手們的年齡。 “你仔細看看。” 徐馨蕾一愣。 年齡欄非常反人類的用了歐洲通用語言,英語。 導致一時間沒有太過注意。 “安吉公主.......28歲?這......感覺還可以啊?” 徐馨蕾有些疑惑,但往后面多看幾個人,卻有點傻眼。 “阿爾扎克......27歲?也還行......” “麥克·勞倫德......這貨34歲了還來參加青年組比賽?” “桑德納36歲?這都地中海了還青年?” 有些不敢相信的抬起頭,看了一眼李文音。 “這幾個農村包圍城市的......你確定是青年?不看年齡我以為得四十多了呢!” 李文音點了點頭。 “比賽的年齡是限制在20歲到36歲的!” “好家伙!你倆掐頭去尾?” 徐馨蕾直呼內行。 今年大三,即將大四的李文音...... 虛歲才二十二! 按照身份證來算,是個剛滿21歲還不到半年的小伙子。 光看外表,那簡直就不是一個輩分的。 本來就三十四五六的年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