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充斥著正能量的節目不斷的上演著。 而從這一次的春晚里,網友們不僅能感受到華國的能量,也更是能注意到更多的社會問題。 更是可以從其中,感受到人性之光。 “雖然我很平凡,但我會在我平凡的崗位上,活的像一道光。” “至少從自己開始,試著對這個世界,對這個社會,對他人,抱有善意。” 各式各樣的感悟與贊嘆,縈繞在人民的腦海之中。 國家的進步不僅是尖端的進步,更重要的,是民眾素質的不斷提高。 或許有人會感覺悲觀,感覺依舊充滿了許多惡劣的人。 但不可否認的是,雖然依舊沒有達到真正的大同,但國人的素質,依舊是不斷的提高的。 一方面是法律的約束與嚴格的懲治打擊犯罪或不道德行為。 一方面也是因為大部分的民眾思想高度開始普遍提升。 許多憤青似乎覺得人性本惡,這個不行那個不行,素質低下。 實際上,這樣的行為本身就是素質低下,你要做的是自己,能力更多是引導,而不是在這里放屁。 更何況,換個思路來看,能感覺到身邊一些人三觀炸裂,簡直不可理喻,這何嘗不是說明你比他的層次高,看的更遠,素質更高呢? 十四億的華國人,出幾個被女媧娘娘捏碎的人渣,又不是啥稀奇的事。 ...... 節目不斷的表演著。 從科技到民生,從經濟到文化。 有熱血,有感動! 有纏綿悱惻的愛情,也有溫馨感人的親情。 有振奮人心的科技匯報! 更有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事情的感動。 當臺后那一群優秀骨干,社會脊梁登臺接受表彰之時,也令全場陷入了一陣陣的高潮。 如果說,華國奇跡振奮人心。 那么,當這些締造了華國奇跡的功臣們登場,帶給人們的,就只有敬佩! ....... 節目慢慢上演著。 久違的新年,一家人團聚在一起,享受著新春的喜悅,與重逢相聚的團圓。 家家戶戶燈火通明,熱鬧非凡。 這一天,哪怕就是最暴躁的大姐,也都忍住了脾氣,笑呵呵的與家人一道看著電視。 但這個世界總歸是不完美的。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享受新春帶來的團員。 有許許多多的人,并沒有回家。 那些在外地打拼漂泊的人們,躲在陰暗寒冷的出租屋里,看著春晚,卻更加的感到孤獨與凄涼。 不回家的原因太多了。 在外面混的不如意,覺得沒有臉見親戚朋友。 因為工作原因,沒有倒班時間。 更是有許許多多距離家里太遠的人,被出行限制。 小李是一名“北漂”。 顧名思義,從遙遠的湖北恩施清江邊走出來,跨越了一千五百多公里的距離,來到了北京,想要試著打拼出一番事業。 但正如許許多多漂泊打拼的人一樣,他小看了北京,卻也高看了北京。 更是高看了自己,也小看了自己。 高中輟學的他,來到這個令人迷惘的大城市之時,還志氣滿滿。 好像在北京隨便找個工作,就能賺的翻起來! 至少比自己在老家那個山水旮旯里要更有發展。 這里的汽車,高樓,映射著一種繁華。 只不過,生活這個拳擊手,很快就給小李來了一拳。 沒有學歷,沒有好工作。 打工,只能維持自己吃飯,甚至擠在地下室的房租都顯得有些艱難。 有時候小李也會痛恨hr。 憑什么我沒學歷就不能做這個工作? hr的話,讓小李羞愧的無言以對。 “你連個學歷都拿不下來,你讓我們怎么相信你有足以勝任這份工作的能力?” “學歷確實不重要,但是學歷是最直觀證明你學習能力的東西,人家一周就可以駕馭工作的,為什么要花一兩個月去培養你呢?” 而就是因為這一次打擊,小李只能開始了京城最底層的打工生涯。 ...... 但他依舊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其他方面的學習與提升。 埋頭苦干,勤勞致富,在這里,是行不通的。 因為,這里所有的人,都在埋頭苦干,勤勤勉勉。 混了幾年,小李一事無成。 似乎生活就是受累工作,吃飯,睡覺,然后繼續做一個沒有感情的打工機器。 也不知道為了什么,更不知道該如何出頭。 不敢回家。 生怕看到老父母失望的臉,雖然小李明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華國人,對衣錦還鄉,總是有獨特的情感。 似乎,沒有成就一番事業便回家,多少證明點自己的失敗。 ...... 擠在狹窄陰冷的地下室里,小李蹭著只有兩格信號的wifi,一個人縮在黑暗的角落里看著春晚。 這一刻,孤獨與寂寞,便伴隨著自己,有一次捱過了春節。 這一幕,也不僅僅是小李一人罷了。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