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相差無幾的赫茲數! 甚至聽感上幾乎可以說是同音! 【臥槽!回來了!】 【這就是十二個音的由來嗎?!】 【漲知識了!!】 網友們驚異不已! 但旋即似乎開始理解了李文音所說的,音樂基礎框架并不完美的原因了。 差了那么一點點,簡直就是逼死強迫癥啊! ...... “但即便是第十三組音很接近第一組,但這十二個音,是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閉合循環!” “這也就是我們老祖宗曾說過的,黃鐘不歸!黃鐘無法還原!而這個黃鐘,就是A音!” 說到這里,李文音聳了聳肩。 “也正是這一點點的差別,讓無數音樂家頭皮發麻!折磨了音樂史千年!” “可能音樂家與數學家都一樣,都是強迫癥的原因吧......” 【哈哈哈!有道理!】 【怪不得能整除的時候我好爽,一堆小數點的時候好難受!】 網友們忍不住笑了起來。 “之所以閉不了環,純粹是因為沒有弄明白十二個音之間的平均比例是多少,但現在的數學來看,卻更能看清楚問題所在,因為這個音程,實際上是個無理數!” “這個比例,就是將2,開十二次方!” 李文音話音落地,網友們終于恍然大悟。 為何不完美? 因為這個比例沒法固定,多多少少會不均衡。 無限不循環小數的比例,肯定是多少有點問題的。 “這樣的計算方式,實際上就是三分損益法,五度相生律!” 好家伙! 網友們驚呆了。 原來音樂的這些音......是這么算出來的?! 以前一直以為,音樂單純就是隨便哼唱,然后挑好聽的總結出來的呢! 怪不得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是山里還是海邊,再如何不同的音樂,在某些方面都非常共通且一致! “但實際上這樣的五度相生并不完美,會產生不和諧的音響效果,因為類似于動物的叫聲,所以又叫狼音!” 來了! 網友們神情一滯。 就是剛剛說的那個畢達哥拉斯狼音?! 原來狼音就是指的倍數出現了偏差的相鄰兩個音,所產生的不和諧效果! “所以,當初的作曲家,要么會避開這個狼音,要么就換一個初始音,也就是重新計算一組十二個音,而計算的初始音,可以從A,換成別的音,通過這樣切換音律來消除狼音。” 李文音解釋著。 網友們突然就替古代的音樂家感到了一陣陣的心累。 寫著寫著小曲,突然就卡死了。 然后從新換著推一套音。 麻不麻煩啊! ...... “但無論從數學上還是聽感上,這樣的方式也并不完美,后來,人們開始意識到,這個音程關系,是個無理數,于是......” 李文音頓了頓,說道。 “明朝的小王爺朱載堉,拿了一把超大的算盤,跳過了西方巴洛克時期的中庸全音律,和各種優律,活生生的給平均律給打出來了!” 【!!!】 【好家伙!我直呼好家伙!】 【我尼瑪,這就是大神的世界嗎?!】 網友們驚呆了。 朱王爺牛B啊! 算盤打出來的?! 【好家伙!我媽一直震撼到2018年!】 【一提到明朝王爺,似乎總感覺怪怪的......】 【明朝這玩意多少有點古怪,無論是皇帝還是王爺......好像除了政治其他都很NB,真就是被王權耽誤的發明家,鎖匠,思想家,工程師,和藝術家......】 【哈哈哈!老朱家講話了,當皇帝哪有搞藝術有意思.......】 “這也是為什么我會說,實際上音樂并不極盡完美的原因,不過,我覺得,這似乎也是音樂真實存在的意義!” 李文音笑了笑。 就好像宏觀物理與量子物理難以大一統一樣,音樂似乎也有點這種感覺。 不然,如果一切自然規律真的都能用數學完美表達的話,那是否說明,我們生活在虛擬的世界里? ...... “真是太奇妙了!” 姜晗驚了。 “我以前一直以為音樂是感性的,只要好聽,表現出了感情就好,今天我才明白,原來音樂是如此理性的一個東西!” 聽聞姜晗的話,李文音點了點頭。 “音樂可以很好的表達感性,但其本質的結構,實際上卻是很科學,很理性的東西。” 說到這里,李文音正色的說道。 “實際上,在我看來,真正位于精神頂點的音樂,是非常抽象,具有數學性的美!這種音樂甚至會讓我覺得......可以溝通宇宙真理!這一點都不夸張,只不過,如果只是聽個響的話,是非常難以get到這里面的美感的!” 【臥槽!我感覺我受到了冒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