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女郎似乎在一點一點的訴說著吉普賽民族的美麗與憂傷。 顛沛流離,飽受歧視的生活,忍不住令人唏噓萬分。 輕巧的泛音恍若少女哀愁婉轉的歌喉。 華麗的左手撥弦,一如美麗的吉普賽少女,一邊彈奏起基塔琴,一邊用美妙歌聲,描繪著自己流浪的悲慘生活。 他們已經忘記了自己為何流浪。 但卻依舊堅守著外人無法理解的信念,就這么流浪著。 他們的流浪,是在追求什么呢? 是生命的意義? 是心中的夢想? 還是注定的使命? 我們不知道,或許他們也不知道。 但他們會一直的流浪下去。 即使遭受旁人不理解的歧視。 這個民族,似乎便是如此的矛盾。 一如那熱情奔放,能歌善舞的吉普賽少女心中,潛藏著那美麗的憂郁一般。 李文音滑奏,泛音,撥弦,跳弓,雙音,穿插在這如歌如訴一般的音樂之中。 仿佛正是那吉普賽音樂舞蹈最為顯著的特點。 即興! 跌宕起伏的音階,似乎正如吉普賽人那如浮萍一般的生活,起起落落。 美妙的琴音回蕩在音樂大廳之中。 隨著少女的傾訴,憂郁而傷感的情緒,似乎正在一點點的積蓄在心中。 壓抑,悲涼,凄苦。 琴音輕輕降低。 終于,悲傷的情緒達到頂點。 昂揚的長笛輕輕的吹響,幽怨婉轉,仿佛如同少女的悲歌。 一瞬之間,觀眾們仿佛有一種想要落淚的沖動。 李文音輕輕的推上弱音器。 小提琴奏出了那充滿傷感情調的旋律。 悲傷的情緒,渲染到了極致。 仿佛沒有明天,卻又有對明天的希望。 一如矛盾的吉普賽人。 仿佛是少女傾訴后的沉默,不僅傾訴者陷入深沉的哀傷,聽者亦入境,唏噓落淚。 仿佛是訴說著,等到明天太陽升起,吉普賽人又要繼續流浪! 但這樣的旋律,卻是如此的優美,浪漫。 輕輕的,漸漸的。 琴聲越來越小。 觀眾們,只感覺,仿佛做了一個夢。 在夢里,他們看到了顛沛流離的吉普賽人。 飽受著貧窮清苦,世人的歧視,甚至是承受著他人的暴行,受到人世間種種的傷害。 卻美麗,熱情,能歌善舞。 李文音微微蹙眉,輕輕的拉響這一串上升的琶音音階,聲音似乎漸漸消失。 摘下消音器。 猛然間,樂團奏響了急促的鼓點與管號! 觀眾們仿佛感覺,剛剛那悲傷的夢,被悄然打碎了一般。 歡快的跳弓充滿著愉悅與熱情。 一幅吉普賽人歡歌樂舞的畫面躍然映入眼簾。 輕巧的顫弓,一如吉普賽民族自己特有的舞曲一般。 觀眾們仿佛感覺到,剛剛與自己傾訴生活的苦悶,愁腸百結的吉普賽少女,似乎破涕為笑,拉住自己的雙手,熱情洋溢的邀請自己共舞一般。 管弦樂仿佛如同吉普賽人那歡快的舞步一般奏響! 這密集的音符之中,夾雜著神奇的滑音。 便仿佛是靈巧的吉普賽少女,正如同美麗的蝴蝶一般,在自己的眼前不斷的起舞。 少女的眼中,似乎不復凄苦。 反而充滿了一種光芒。 這是一種由音樂與舞蹈帶來的希望之光。 他們苦中作樂,活在當下。 即使再如何黑暗,再如何困頓! 哪怕就是在心中最凄苦的時期,只需要一曲音樂,一支舞蹈,就可以把氣氛點燃,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 熱愛生活,熱愛歌舞。 但似乎,卻沒人愛他們。 但那又如何? 熱情樂觀的音符,似乎正如吉普賽人那永不衰竭的生命力。 不斷擴大到了極致的悲傷,本已讓人為之落淚,卻被這歡快跳脫,靈動愉悅的舞蹈所擊潰! 許多觀眾似乎有了新的想法。 這或許不僅僅是在說流浪者。 這仿佛是一首送給追夢人的歌,每一個追夢人,都在追夢的旅途上流浪。 前方盡是荊棘與磨難,充滿了凄苦與悲涼! 或許無數個夜晚,都會因為自己遙遙無期的未來,一事無成的當下而愁苦。 但那又如何? 即使別人再不看好我們,只要還有夢想,就如同那流浪了無數時代的吉普賽人一般,只要還有音樂與舞蹈,就會樂觀的走下去一般! 哪怕不知道為什么要流浪,更不知道未來的路上會有什么! 輕巧的旋律告一段落,李文音又用小提琴的撥奏開始新的旋律。 緊接著,就是由十六分音符的斷奏所構成的旋律。 充滿舞蹈氣氛卻細若游絲,如同吉普賽少女的舞步那般輕靈。 人們的心中,被音樂與舞蹈充滿了。 就像是吉普賽人,即使不知道為何流浪,也依舊流浪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