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越好的音樂越寂靜無聲,越好的形象越縹緲無形。 沒有便是最美! 而無形無聲,醞釀的正是大形大音! 南簫的聲音隨著一聲氣沖音,圓潤的響了起來。 氣沖音,便是南簫,洞簫,乃至尺八均有的一種高階吹奏技巧。 一開始吹奏這樣的樂器是比較難的,所以很經常會出現漏氣的聲音。 但氣沖音,正是在技藝磨至圓滿后,重新追尋這種似漏未漏的感覺。 吹奏而起的南簫與琴鼓和鳴。 絲竹相伴,大道無形。 如晨鐘暮鼓,悟太極真意。 白雪皚皚的昆侖山巔,閑云野鶴般的意境,飄飄若登仙! 悠遠,寥廓,大氣磅礴。 簫重氣息!管子越粗,也越難吹奏! 若說古箏是鐵馬金戈,那么南簫一定就是江湖豪情。 悠揚的小提琴將這種瀟灑渲染的淋漓盡致。 絲毫不覺得東西方樂器碰撞有絲毫的不適。 猛然間。 沉重的大鼓伴隨西洋樂團的弦樂響起。 似如撥開云霧見光明般。 隨著那古箏那鏗鏘有力的斷奏,仿佛如同撥開了仙境般的云霧,看到了竹林深處舞劍的俠客。 隨著短暫的箏獨奏后,李文音猛然揚起南簫。 又是一連串充滿了肅殺意境的氣沖音! 似乎霓虹的電影之中,俠客拔劍對峙,必有這樣的音效跟隨。 南簫的吹奏,不同的高低角度,會發出不同的音調音色。 口唇與氣息的輕微改變便極其容易失誤! 但此時的李文音卻揮灑自如,絲毫不見吃力。 交匯響起的西洋樂與民樂,便仿佛太極之道一陰一陽般圓潤。 華國音樂的可能性! 與西洋樂相配完全沒有任何不適! 終于,在最后的主題動機落下,輕輕幾聲箏鳴,仿佛充滿了惆悵。 在場的外國觀眾們忍不住小聲的耳語著。 “這是什么樂器,好獨特的音色!” “不知道,不過聽上去好像是霓虹樂器,好像在霓虹的武士電影里經常聽到!” “霓虹?霓虹的文化不就是從華國來的嗎?!” “看起來好像是的,畢竟......這就是華國樂器的專場!” “他好厲害!” 許多的外國觀眾,要么就是無意間買的票,要么就是日常聽音樂會,沒有看場子。 更是有一些基于李文音名聲,或是一些其他的作品,好奇的過來湊熱鬧的觀眾。 但隨著演出的進行,有一些觀眾,卻似乎被這樣的現場圈粉了。 《希聲無形》固然結束,但演出卻絕對尚未結束! 放下南簫,李文音盤膝坐下。 因為樂章的原因,剛剛摘下的指甲被重新的纏起。 雖然很麻煩,但實際上李文音的動作卻非常的快,并沒有耽擱太長的時間。 手指扶上古箏。 《圣火長存》! 王學民教授點了點頭,隨著一聲大鼓的邊槌聲后,撥動而出的古箏掃弦恍若流水。 猛然間。 轟重的鼓點炸響。 金屬感驟然而起! 電貝司,電吉他,與架子鼓,猛烈的敲響。 伴隨著輕輕響起,充滿了異域風情的女聲吟唱,恍若來到了阿拉伯國家一般。 大漠,烈日,駱駝! 笛子驀然揚起,畫面一轉,異域風情似乎被同化成了唐音! 李文音手里彈奏的古箏,清脆爽朗! 顫音揉弦,搖指! 利用古箏的音色,居然模擬出了西塔琴轉音滑音的感覺! 古箏與竹笛交相輝映。 大漠孤煙直的瀟灑,皎月正高懸的瀟灑,驟然而出! 李文音瀟灑之中,眼神卻驀然銳利了起來。 手指在琴弦上有力的刮過,仿若手持匕首,一刀劃向咽喉之感! 隨即響起的女聲吟唱,將異域風情再一次渲染。 異域并非異國! 華夏文化無盡的包容之力! 西域! 什么叫華夏文化的包容力?那就是來了那你就別想走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