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觀眾們仍舊沉浸在《鐵血丹心》帶來的那種金戈鐵馬,蕩氣回腸的意境之中。 幾乎大部分的觀眾都知道,下一個樂章,即將再次回歸舒緩的慢板中。 古典音樂的樂章之間,經常會是這樣一快一慢,或是一激烈一平和。 不然極其容易造成審美疲勞。 而內容,也要如同文章的段落那般起起伏伏。 鋪墊,發展,高潮,結束。 只不過,似乎是有些不一樣。 西洋樂團完全沒有任何的動作,反而是中心圓臺的民族樂團開始動了起來。 這難道是要在樂章之中,插入華國的民族樂嗎? 所有人的頭上似乎都出現了大大的問號。 本來這樣跌宕起伏,充滿氣勢的交響樂,如果插入的下一章樂曲,音色上相距甚遠,那么很容易造成一種擰巴的感覺。 李文音笑了笑,來到了民族樂團的正中心,盤腿坐了下去。 面前放置著一張矮些的小案板。 案板上,放著一個不算很大,卻很奇特的彈撥樂器。 左邊琴弦密集,右邊寬松,呈散開狀,豎七根弦,橫有十三個被稱為“徽”的銀色圓點。 華國民族傳統樂器中,最為重要的一種樂器。 充滿智慧的華國先祖,認為音樂是圣潔的,可以潔凈人的思想,所以要和諧的使用八音。 而李文音面前的,正是八音之一,金、石、土、革、絲、木、匏、竹中的絲! 古琴! 有史可查便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傳承。 伏羲造琴,舜帝定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亦增一弦。 又稱瑤琴,玉琴,以及......七弦琴! 受到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承認的世界文化遺產!更是華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在場的許多老外,從未曾見過這樣的樂器。 “這是古箏?” “好像不是,有點不像!” 心里產生的疑問,此時沒人解答。 而華國的觀眾們卻只感覺到一陣陣的驚疑。 “李文音?他啥時候會彈古琴了?!” “好家伙!趁我們不在,你又偷偷的解鎖了新技能!” “反正只要別禍害我們鋼琴小提琴的難兄難弟,你玩什么樂器都可以。” “學古琴的哭聊,不會又要炫技吧,這么冷門的樂器,都逃不過李文音的魔爪嗎?!” 在網友們沸沸揚揚的討論中,音樂也演奏了起來。 此時,似乎有清脆的泉水聲響起。 老外們一愣,旋即仔細觀看,也沒有看懂,是什么樂器散發出的神奇音色。 民族樂團中形形色色的樂器,壓根就沒見過。 僅僅是抱在懷里彈撥的樂器,似乎就有許多種類。 圓形的,梨形的。 放在面前的彈撥樂器,有琴碼的,沒琴碼的。 吹奏樂器中長的短的,大的小的,橫著的豎著的。 驀然發現,華國的民族樂器,似乎與自己熟悉的西洋樂器有種異曲同工卻截然不同的美感。 琴聲輕輕響起。 李文音彈奏著面前的古琴,嘴角微微勾出一抹笑意。 似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那般,即使是穿著一身黑色的西服,也覺得仿若純白的少年。 但這群外國觀眾們并不知道,眼前的這個白凈少年,心是黑的。 國內轉播之中,屏幕上投放的樂章名,頓時讓無數的人一愣,旋即笑開了花。 《大悲咒》! 網絡上的評論開始越來越懸乎。 “我tm看錯了?亮劍,戰火情深,鐵血丹心,之后是大悲咒?!” “好家伙!我一口水直接噴了出來!” “哈哈哈哈哈李文音瘋狂暗示!” “這啥意思啊,管殺管埋?” “一條龍的服務=一條龍服務?” “李文音大型超度現場!” 悠遠醇厚的古琴聲響起,配上空靈的笛聲,這種平和的意境,忍不住令人聽的如癡如醉。 古琴的靈魂,在于以音入心,靈魂的凈化與升華。 幾聲散音后,民族樂團打擊樂組中,一人正手持小槌,叩擊一個奇特的樂器。 腹部中空,頭部正中開口,尾部盤繞,其狀昂首縮尾,背部呈斜坡形,兩側三角形,底部橢圓,木制棰,棰頭橄欖形,形似魚。 故名其曰,木魚! 起源于道教,作為召集教眾的法器,后逐漸被佛教所借鑒。 與模樣為缽盂的銅磬,為不可分離的通神樂器。 輕輕的敲擊中,古琴聲悠揚婉轉,平靜似水,沉穩端莊。 李文音一臉的寧靜,身體端正,一摘一打間不見任何的心浮氣躁。 呼吸均勻,神情專注,仿佛如同朝圣般,輕柔的在琴弦上撥彈退復。 悠揚的簫聲,金鐵交擊之聲時不時響起。 竹笛,古箏。 古色古香古韻,充滿了華國風情的樂曲與樂器,在英國阿爾伯特音樂廳之中綻放。 轟! 并不顯吵鬧的重鼓響起,在金戈鐵馬的戰場上,一名虔誠的樂師端坐于蒼涼的土地上,眼中似乎滿是悲憫,彈奏著《大悲咒》,似要為戰場之上的亡靈超度。 能除一切災難以及諸惡病苦,且能成就一切善法遠離一切怖畏。 常持誦大悲咒,治一切心病與身病,超脫生死輪回,愿眾生齊誦本咒,同證佛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