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文音笑著與前來迎接的眾位打了個招呼,便被迎到了酒店之中。 而一同前來的其余幾位大師,也與李文音分開,被領事們帶回到自己國家樂團的位置上。 很明顯,對于這一次音樂會,各方面的重視程度,要一下子上升了很多的檔次。 國家非常重視。 或者說,很多華國國內的渠道已經做好了宣傳的準備,各種文案全部準備齊全,只要這邊的音樂會圓滿結束,隨之而來的便是各種推廣與宣傳。 對于李文音一行人來說,這一次的倫敦音樂節,也絕對是此行的重中之重。 這是華國風的西洋古典音樂第一次在世界的舞臺上演出,也是華國傳統的古典音樂在建國以后第一次出現在歐洲。 華國民族樂團此時也已經集結完畢,早已到達了倫敦。 隨著華國西洋樂團來到倫敦,一系列的最終排練也要開始了。 這一次的音樂節,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隨著華國科技的發展,經濟的發展,國際地位與影響力逐步的提升著。 而文化娛樂方面的影響力,是非常重要的。 這些年來,華國不斷積累著來自國外的口碑,卻經常被一些有了錢出到國外得瑟的低素質旅客不斷拉低著華國的風評。 所以,為了讓國外的民眾能夠正視華國,接受華國的傳統文化,變得難上加難。 不僅僅是風情民俗與意識形態的差距而已。 而文化娛樂正是最好切入的地方! 音樂作為文化娛樂的重要項目,在國外的宣傳上,也有著許許多多的人在做著自己的努力。 但奈何收效甚微。 建立良好的印象本就極難,更何況還要面臨國內資本的阻撓。 文化傳播關我啥事,我要的只是掙錢。 費勁巴力的讓國外民眾認可,獲得的回報相對之下卻略小。 還不如花點錢,炒作一波流量明星,出國門外鍍鍍金,然后回國恰爛錢呢! 所以,在多方面種種情況下,這一次倫敦的音樂節,重要程度要遠比李文音想象的高。 bbc所舉辦的倫敦古典音樂節,從七月中旬開始,直到九月的中旬結束。 當李文音來到倫敦的時候,已經是八月三日了。 距離音樂節開場,不過一周! 卡多甘音樂廳中,前來表演的國外樂團數不勝數。 華國的兩大樂團,被安排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準備的音樂廳中排練。 李文音一行人,受到了巨大的禮遇。 但巨大的禮遇下面,李文音卻隱隱的感到,這群外國佬似乎有些不以為然。 一種完全說不出來的感覺。 明明禮節很到位,也并沒有任何的敷衍。 但很明顯,這些人在與自己說話時候的態度,與對王教授一行人說話的態度,雖然不明顯,但能感覺到似乎有些不一樣。 威廉姆斯領事將一行人領入酒店,便告罪一聲暫時離開了。 趙領事看了一眼威廉姆斯的身影,輕輕一笑,對李文音說道。 “這一次英國古典音樂節,吸引了很多國家的樂團前來表演,在表演結束后,還有長達一個月的交流會,直到九月底的維也納音樂會開始前幾天才會徹底落幕。” 李文音撇了撇嘴。 “一個月的交流會?這么長?交流什么?” “......其實就是圈內的人聚一聚而已,互相認識一下各國的新人。” 趙領事笑了笑。 “雖然歐洲的音樂家們關系很密切,互相之間也都認識,但有這么一次全部聚在一起的機會還是很少的。” 李文音點了點頭。 雖然趙領事沒有說別的,但可以想到,肯定沒有這么簡單。 后續大概率還會有一些關于古典音樂的發展活動推廣的一系列協會啊商議之類的。 不過很顯然,估計是和自己這邊沒什么關系了。 畢竟,長久行程的文化排擠,并非是短短時間就能解決的。 之前那些歐洲各國音樂大師對自己的褒獎與善意只是基于個人。 并不會代表這個行業就會對自己有善意,畢竟,就像是歐洲古典音樂協會的官方,實際上也有不少人并非是音樂大師。 一些相關的新聞,不僅沒有助力,實際上還略有阻礙。 就好像在古典音樂的圈子里,對于那些大師們來說,李文音的名氣已經如雷貫耳。 但實際上呢,除了古典音樂的愛好者與音樂家們知道,華國出了個怪物...... 但在其余的方面,影響力似乎并沒有想象中的大。 就算是在法國搞出的大事,流入歐洲諸國后,李文音這個小火苗也被刻意的忽視了。 雖然沒有刻意回避,但新聞傳播的重點卻被放在了擴散而來的公益行動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