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俏皮的rap律動之中,卻蘊含了濃濃的華國文字文化。 波動的音階便仿佛那行云流水般的字帖,一撇一捺盡是國人的智慧。 李文音不知何時,手里持著一紙折扇,仿佛一名教書先生般,正在爺孫兩人面前扇尖輕點。 “銀錠橋的荷塘惹來蜻蜓一對兒~ 我無暇~張望一心一意描紅模子兒~” 就在燕京小八景之一的銀錠橋邊,老人捏著小孫兒的手,握著狼毫,緩緩的在紙張之上寫出一個又一個的大字。 這首充滿著京韻風味的歌,也同樣露出了厚重的書法元素。 什么都可以拿來寫歌! 前有象棋的《將軍》!后有書法的《筆墨登場》! 李文音通過這場演唱會,告訴了人們這個道理。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兒~ 心要靜手要勤~修行全看個人兒~” 臺下的觀眾們深深的陷入到了這樣的意境之中。 這完全不像是演唱會! 更像是在看一部穿越時空的電影!! 歌曲,表演,滿滿的畫面感! “一走神寫錯字~爺爺要打手板兒~” 在此刻,黑壓壓的人群之中,有位戴著眼鏡的青年,不知道為何,感觸遠比周圍的人來的深,甚至眼眶有些微微濕潤,心里滿是感動與溫馨。 似乎又回到了小時候,爺爺帶領自己寫書法的日子里。 一溜號,浪費了紙墨,爺爺心疼的打著自己的手板,結果后來看著淚眼朦朧的孫子更心疼。 但是很多年過去了,書法放棄了,爺爺也不在了。 “古人云字如其人~透著一股精氣神兒~ 狂放而有致說的是寫草書的韻味兒~” 章草的波挑鮮明,筆帶橫勢。 今草的不拘章法,筆勢流暢。 狂草的筆勢狂放不羈。 字字獨立,字形遍方,而非單純潦草! “蠶之頭燕之尾~蘊含著隸書的身段兒~” 書法起筆凝重,結筆輕疾的隸書! 篆書發展而來的隸書,書法起筆凝重,結筆輕疾,字形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 蠶頭燕尾!一波三折! 這淡淡的,卻充滿了溫情的歌聲,卻轟然闖進了觀眾們的內心。 鼻子有些微微發酸,內心有一種自豪的波瀾。 “行書要一氣呵成~不能亂了規矩兒~” 彌補了楷書書寫緩慢,草書難以辨認的缺點。 行書如行云流水般悠然自得,清遠彌漫,左右揮灑,上下貫穿,充滿了和諧的美感。 華國本土文化,是刻在基因里的。 即使完全不懂書法的人,在音樂的感情渲染下,也為煌煌千年流傳下來的文化而感到驕傲。 這是一種文化自信,文化傳承所帶來的感動! 這種感動,令人淚流滿面,卻心態和諧溫馨。 這是對古人遺留下來的優秀文化的一種敬仰! “展~一爿宣紙~于案~上~ ....... 懸我寫一個字小~~” 音樂順理成章的緩緩落幕,但整座體育館之中,仍舊彌漫著濃厚的筆墨香味。 華國音樂,與書法,又何嘗不一樣呢? 重意不重形。 無論你懂或不懂,都能從音樂之中,感受到一種令人沉醉的韻味。 獨屬于華夏民族的韻味。 很多人在不斷的感嘆,詞曲之中迸射出驚喜,讓人們從另一個方向,感受到了厚重的國風。 來到演唱會的,大部分都是李文音的粉絲。 當然,除了少數的記者與業內人士外,也有一部分是喜愛國風的觀眾。 但李文音這連續三首與眾不同的國風,讓喜愛國風的觀眾們仿佛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三首歌連續登場后,李文音拿來了話筒,摘下耳麥。 走到t型臺的正中間,心潮澎湃。 “朋友們,歡迎來到我的首場演唱會!!” “華夏國風的盛宴,現在才剛剛開始!!” 話音剛落,臺下便響起了潮水一般的掌聲與尖叫。 天色漸晚,燈光也漸亮,李文音似乎依稀可見,不遠處貴賓席上觀眾們臉上的潮紅。 嗯? 臥槽?! 怎么好像有個熟悉的身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