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在李文音考慮的短暫時間后,決定先去吃個飯! 但就在吃飯的這段時間里......又是幾條新聞瞬間引爆了網絡。 國際音樂交流大會的視頻發布,相關新聞在同一時間瘋狂暴漲。 李文音相關新聞瘋狂擠上熱搜榜,僅僅是在吃飯的這會兒功夫......便已經猛然沖上熱搜榜,排在了第三名! 第一名赫然就是神十上天的熱搜。 其余的熱搜,不知什么時候掉到了下面。 吃完飯美滋滋回到住處,李文音再次登錄微勃想要吃瓜。 看到新聞日月變換后,人傻了。 明明剛剛還是一名安安靜靜的吃瓜群眾,怎么突然就變成了被吃瓜者? 一臉懵逼的點開“李文音參加國際音樂交流會”的熱搜后,一排排相關新聞赫然展開。 “國際音樂交流大會圓滿落下帷幕,華國天才音樂少年橫空出世!” “一首《金色的爐臺》歌頌一五計劃先驅者!實干精神的傳承!” “丹尼爾大師:華國的音樂界年輕且潛力無窮!” “華國少年打破鋼琴小提琴的雙重技巧天花板!” “鬼才少年的歷程!藝考時的他居然做出了這種事!” “年少即成名!出道即巔峰!帶你走進李文音的發展史!” 李文音更懵了。 tmd最開始想火的時候不火。 反而后來業務接踵而至,忙到要死,甚至還沒反應過來就開始躥紅。 這才剛剛接受了自己躥紅的消息不久,熱度又再一次上升了一個高度!!! 點開評論,李文音似乎覺得這個新聞帖子的撰寫者id有點眼熟。 好像是之前誤解自己,人肉了自己信息,發現誤會又迅速道歉的某個大v。 長鳴晚鐘:“對于李文音這個人,筆者已經關注很久了。” “從最開始藝考堅定的要使用原創音樂以來,李文音便逐漸的嶄露頭角,無論是從綜藝節目的比賽上表演的技巧性作品,抑或是突破了技巧天花板的古典作品,甚至是簡簡單單卻悅耳動聽,充滿感情的流行作品,無不證明了李文音的真才實學。” “對于娛樂圈的人來說,一個好的作品比什么都重要,但李文音的好作品似乎層出不窮,若是說《鐘》這樣震驚了整個古典圈子的曲子,因為小眾化而沒有出名,但火遍大江南北的《七里香》,與正在急速躥紅,即將超越《七里香》的《夜曲》!證明了李文音的音樂雖然與市場主流作品風格并不同,但也絕對可以迅速走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