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轟隆—— 巨大的爆炸聲在倫敦上空響起。 隨著愛爾蘭淪陷,蘇格蘭也出現(xiàn)明國先遣軍,如今倫敦的上空自然不再安全了。 從都柏林起飛的紅色男爵勉強可以趕到倫敦完成一次投彈。 不過投彈時間不能超過十分鐘,否則就可能面臨燃油不夠返航的窘境。 而且飛機本身為了多裝燃油,也導(dǎo)致了飛行載彈量也嚴重不足。 只是。。。。 大明飛機的裝彈雖然是有限的,但大明的飛機是無限的。 以數(shù)量換質(zhì)量,用機海戰(zhàn)術(shù)蹂躪倫敦的天空。 不算神風(fēng)這類森下快樂機,短短五年之中,大明梟龍5型及以上的高性能飛機的數(shù)量,便從原先不足三百架猛增到現(xiàn)在的3000余架。 部署在愛爾蘭的陸基飛機已經(jīng)達到700架,加上艦載機,總數(shù)超過1200架。 若是只論數(shù)量,大明的飛機總數(shù)很可能已經(jīng)超過了后世的兔子。 當然了,這種說法大概和“日本人八十年前就有航母了,中國人還把航母當寶貝”一樣可笑。 真實情況是一架殲20可以抵得上大明一伯伯伯架飛機。 燃油和導(dǎo)彈充足的話,一架殲20無傷團滅朱富貴引以為豪的大明帝國皇家空軍不在話下。 噠噠噠。 陸軍部新改造的高射機槍嘗試性地進行了一輪射擊,緊接著便啞火了。 “真是垃圾的發(fā)明!” 機槍手咒罵幾句,然后連忙捂著腦袋從壕溝里撤走。 雖然搞定了一直困擾英國軍工界的水冷問題,但高射機槍這種東西最終還是被證明一無是處。 原因有兩個。 一是射程不足。 這一點原本可以通過大明飛機俯沖轟炸目標時高度降低得以彌補。 然而,大明航空部隊走馬燈似的輪炸倫敦城,并沒有使用俯沖轟炸這一技術(shù)。 因為倫敦大轟炸本就是為了打擊敵后,摧毀敵人作戰(zhàn)意志的,類似東京大轟炸,自然不講究命中率了。 隨緣投彈,無差別轟炸。 這,自然是是不需要俯沖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導(dǎo)致高射機槍在戰(zhàn)場上毫無用處。 那就是大英帝國的兵工廠已經(jīng)無法供應(yīng)那么多子彈了。 若是地對地,機槍好歹還能聽個響,配合鐵絲網(wǎng)與碉堡,確實具備一定性價比。 可對空。。。 那就是一個吞金的無底洞啊! 大英帝國窮嗎? 理論上并不窮,至少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阿禮檜的休克療法實實在在挽救了英國政府的財政。 他們徹底透支了這個百年帝國最后的國家信譽,通過國債等手段,將英國市民與某位死不瞑目的奧地利皇帝僅有的黃金儲備搜刮一空。 因此,大英帝國的國庫中,女王的私人莊園里,各個真·天龍人的保險柜里, 黃金、珠寶等硬通貨甚至比起戰(zhàn)前更多了。 但是當整個國家陷入癱瘓之后, 就算是黃金, 也沒有辦法變成機關(guān)槍里的子彈。 更何況,誰又那么傻,帶頭散盡家財為國毀家呢? 若是崇禎老叔爺?shù)叵掠兄? 一定會掛在歪脖子樹上看著這烏煙瘴氣的倫敦城,發(fā)出吱吱冷笑吧。 唯一不同的是, 朱由檢他是真沒錢。 維多利亞她是真有錢。。。 砰—— 一枚炸彈落在馬掌啤酒廠里, 將一座破舊的倉庫化為灰燼。 這顆來自大明的炸彈是不幸的。 因為它除了炸碎一些磚石和早就硬化了的糞便, 什么有價值的目標都沒摧毀。 這是一顆完全賠本的炸彈,死得輕于鴻毛。 馬掌啤酒是倫敦工人階層最愛喝的一種微微發(fā)苦的啤酒。 而它獲得口碑的秘訣也很簡單, 那就是廉價。 一個便士能買滿滿一大桶。 然而,上層老爺們的胡作非為,摧毀了倫敦的金融體系, 也摧毀了馬掌啤酒廠。 哪怕沒有大明的轟炸, 這座倒閉多月的啤酒廠也難以擺脫慢慢腐爛的命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