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宮里頭的人都知道,自從老佛爺去養心殿探望了萬歲爺,老佛爺身邊就多了一位王公公。 據說這位王公公本來是太醫院的杏林國手,不知怎么想不開,非要到宮里當差。 老佛爺實在推辭不過,便口含天憲,親自批了他火線入宮的條子。 據說那一日,三五個粗胖的武太監扶著王大夫前去敬事房的蠶室,王大夫有感天恩,感動的嚎啕聲隔著三四個胡同都聽得見。 這里就得說古代中華醫學的高明之處了。 雖然受限于早熟的倫理觀念,對于尸體解剖和外科手術開發不足,但只要是道德允許,中國古代的先人就能將事情辦得漂亮。 凈身就是如此。 直到文藝復興時期,奧斯曼人還因為閹割技術不過關要找黑人當太監,而中國的人畜閹割技術早在中古時期就已經十分成熟了。 《漢書·張安世傳》顏師古注曰:“凡養蠶者,欲其溫而早成,故為密室蓄火以置之。新腐刑亦有中風之患,需入密室乃得以全,因呼為蠶室耳。“ 很顯然,古人已經有了很質樸的無菌觀念。 身為醫者,王大夫便受惠于此。 閹禮是李蓮英李公公親自督辦的,據說是請的刀工最好的老太監。 下手穩準狠,只有一點點痛苦。 當年李蓮英還是個不起眼的小太監,沒有資格享受這般刀工。 今日親自觀禮,感覺胯下不知怎么回事又在隱隱作痛了。 按照規矩,進宮當了太監,得新取一個名字。 一般來說,這新名都要有所寓意。 比如說,前明天啟年間的那位權勢滔天的大太監,就改過李進忠,魏忠賢兩個名字。 一聽就知道忠心耿耿。 所以王公公也得按例改個名字。 思來想去,能入宮做公公常伴在老佛爺身旁,這也是莫大的恩德了。 所以王公公自此改名為王承德。 老佛爺聽了也很喜歡,說是聽著就避暑,就是好像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也不知是怎么一回事。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