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著黑人基督軍進入海地,講英語的拜上帝教黑人與講西班牙語的巫毒教黑人展開了曠日持久的種族仇殺。 但所謂曠日持久,是指最終分出勝負(fù),讓其中一方徹底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需要漫長的時間。 對于黑人基督洪濤六來說,想要讓200萬海地人改宗改語十分困難,但占領(lǐng)首都太子港可就太容易了。 洪濤六憑借堅韌黑鐵3的超高段位,成功在海地賽區(qū)登頂。 德武六年,西元1868年十月二日…… 洪濤六本來選的日子是十月一日,被明靚宗堅定地否決了。 十月二日,同樣是一個風(fēng)和日麗,天朗氣清的日子。 在景色宜人的太子港郊外,尼王洪濤六登基加冕。 所謂尼王,其實是泥王的通假字。 因為洪秀全曾經(jīng)自稱天王,以洪秀全子侄自居的洪濤六,自然而然地要自稱地王。 耶教中說God created the heavens and the earth,上帝創(chuàng)造了天與地。 因此,所謂的天是“heaven”,地是“earth”。 洪濤六便自稱為“King of the Earth”。 而“Earth”這個詞,意思其實相當(dāng)廣泛,英語里地球、世界、大地、泥土,都是這個詞。 大明鴻臚寺的翻譯官員們,可不會用英美德法這樣的字去給外邦命名。 什么信達雅,不存在的,客觀翻譯就可以了。 不整點“犬戎”、“鬼方”、“羅剎”、“紅毛”之類的,已經(jīng)算是很友善了。 因此,“King of the Earth”自然被翻譯成了“泥土之王”,簡稱“尼王”。 當(dāng)然,帶了個“王”字,其實也就那么回事。 他又不是洪秀全那樣,能算是朱富貴捏著鼻子認(rèn)下的半個干兒子。 尼王其實和猴王沒什么區(qū)別。 但不管怎么說,尼王和他的擁躉們還是對于登基儀式十分重視的。 十年前,福斯坦一世作為精法,耗盡國庫給自己整了一個全方位模仿拿破侖登基的儀式。 而現(xiàn)在,洪濤六作為精明,也同樣耗盡了一期明援貸款,給自己搞了一個辣眼睛版中國風(fēng)登基儀式。 當(dāng)時那場面,可謂禮炮齊鳴,龍飛鳳舞,人山人海,熱鬧極了。 一個大黑胖子穿著龍袍,底下一群黑壓壓的黑人穿著五顏六色的“明風(fēng)”官服三拜九叩,山呼千歲…… 接著,便是群魔亂舞的海灘舞會了。 就好比斯坦福膜法終乳法,洪濤六在膜明的同時,也嫻熟地進行了乳明這一操作。 當(dāng)朱富貴知道,自己省吃儉用,每天少吃一顆葡萄節(jié)儉出來的國際明運資金,就被這貨拿來搞了這么個鬼玩意了,差點一口老血噴出。 明靚宗心里苦啊! 這一刻,朱富貴的心與勛勛相連。 想當(dāng)年,我大明收狗,最多也就是收點印度土邦算是下限了。 三哥雖不靠譜,但比起這個“尼王”還是靠譜太特么多了。 不過沒辦法,當(dāng)年鄭和沒走出印度洋,如今大明可是要布武全球的。 不管黑狗白狗,該收還是得收。 先是把洪濤六痛斥一番,告訴他我明靚宗有一百種辦法讓他這個第六先知變成已故先知。 接著,大明還是捏著鼻子第一個帶頭承認(rèn)了“利比里亞拜上帝天平尼國”政府,并允許“太平尼國”向大明朝貢。 太平尼國的全稱之所以要叫“利比里亞拜上帝尼國”,正是提醒人們,這些黑人不屬于美洲。 海地只是他們的中轉(zhuǎn)站,最終,他們將會被遣返回利比里亞,當(dāng)黑上黑。 這其實也挺不錯的。 好比八九十年代歸國華僑,那可是眾星捧月,知縣、知府老爺作陪,高三輩的族長執(zhí)晚輩禮,祭祖占據(jù)當(dāng)仁不讓的吸位的。 富貴不還鄉(xiāng),如錦衣夜行,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所以大明送他們還鄉(xiāng),是為了他們好。 有了大明的承認(rèn),西雅圖大公國、瑪雅及阿茲特克邦聯(lián)國、拉化太平天國、南唐國、西楚國紛紛跟上。 因為瑪雅及阿茲特克邦聯(lián)國極為松散,里面包含擁有獨立外交權(quán)的土邦十二個,因此太平尼國的邦交國數(shù)量一下子達到了16個,一舉超越了呆灣南波灣。 考慮到這個時代全世界國家數(shù)量遠比21世紀(jì)要少的多,太平尼國更是完勝蛙蛙。 而且就算考慮邦交國的質(zhì)量…… 西雅圖大公國等一票國家固然是臭魚爛蝦,但蛙蛙之友:瑙魯、帕勞、危地馬拉、海地、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拉圭、圣盧西亞、圣基茨和尼維斯、斯威士蘭…… 不說是不相伯仲吧,也是棋逢對手。 老左一個人能把他們?nèi)徚耍? 所以總的來說,太平尼國混進大明朝貢圈之后,如今的外交形勢還是一片大好的。 唯一沒有承認(rèn)太平尼國的準(zhǔn)大明朝貢圈國家,就是米利堅(南)了。 畢竟要讓老迪克西們?nèi)コ姓J(rèn)一個黑人國家,實在是強人所難了。 不過這無關(guān)大局,后世強如美帝也擺不平日韓兩條看門犬之間的沖突,甚至有時候還會在背后搞風(fēng)搞雨,攛掇搞事。 對于大明來說,搞點外來壓力壓一壓老迪克西,也是一件好事。 不過大明并沒有敞開收購海地的甘蔗和咖啡,而只是以朝貢的形勢收購一點點。 一方面是因為不能讓尼王和他的子民們生活太舒適,以至于不肯回家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