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口通商衙門前的慘案發生之后,天津震動!華北震動!中華震動! 還不等清廷有所反應,法、英、美(林)、俄、普、比、西七國聯名向其提出抗議,并且要求清政府確保在津外賓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并且嚴懲鬧事華民,釋放被關押的教民。 其中普魯士政府于一周后,突然單方面撤銷了照會要求,并不聲不響地以“力格賓”號商船撤走了在天津的152個僑民,退出了對清政府的施壓行列。 據事后的解密資料顯示,普魯士在行動之前,宰相兼外交大臣俾斯麥曾與大明駐法蘭克福公使趙以炯有過一次長達四個小時的私人會務。 雖然經過四小時的會務后,這個容克貴族出生的外交天才還是沒有想明白明國對清國到底是什么態度,為什么明國要求保護清國的子民,清國方面反而模棱兩可。 不過他還是在得到了追加一套【微笑電擊屠宰流水線】的允諾后,立刻撤回了所有在華的普魯士人員。 · 相比洋人的步步緊逼,清政府的反應顯然是極其緩慢的。 天津雖然就在天子腳下,但也正因為它在天子腳下,所以成了各方博弈的戰場。 杏貞黨希望借此鏟除恭親王黨的根據地,而恭親王黨也試圖借著拳亂,明確唯有洋人可救大清的高瞻遠矚。 整個三月間,朝廷沒有一兵一卒進入天津,天津仿佛成了被人遺忘的角落。 在此期間,天津城各處又陸陸續續爆發了多起拳壯襲擊洋人及教民的事件。 望海樓教堂、慈仁堂,及其他數座英美教堂都遭到了攻擊。 從縱火暗殺,到趁夜朝教堂大門潑黑狗血,往洋人院子里丟婦女的月事帶,種種事件層出不來窮。 總得來說,傷害不大,侮辱性……也就一般般吧。 或者,大膽有色人種膽敢反抗文明的傳播,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侮辱性。 因此,隨之而來的是雇傭洋兵及華人教民組成的護教兵的瘋狂報復。 他們用炸藥炸毀了梅花拳的天津堂口,大肆捕殺拳壯及家屬。 甚至有華人漢奸護教隊帶路,以窩藏包庇拳匪的罪名破家入戶,燒殺搶掠無辜百姓。 男子被殺者,女子受辱投井者不知凡幾。 及至四月,清廷幾次敦促下,曾國藩不得已,以直隸總督的身份從商洛出發抵達天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