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馮家出來,李飛帶著屈突詮又去了其他幾家店。 總的來說,其他幾家店也都是顧客盈門,比以前好的多了。 從最后的韋家餛飩店出來,屈突詮?fù)蝗粏柕溃? “兄弟,我看前兩家你都給了新的食材方法,這后面幾家,怎么沒見你有動靜?” 李飛覺得屈突詮也不算外人,便說道: “其實(shí)啊,先前兩家,對我有恩,因此給他們一些幫助,那是正常的。后面這幾家,和我是合作關(guān)系,我沒必要提供更多的東西——升米恩、斗米仇,這道理你應(yīng)該明白吧?” 屈突詮臉上露出疑惑的表情,嘴里重復(fù)著: “升米恩、斗米仇?怎么講?” 李飛沒想到這話這年頭還沒出來,有些汗顏,解釋道: “這話是有個典故的。 從前啊,有兩個人,一個叫李大,一個叫王二,平時都以種地為生,關(guān)系很好。有一年發(fā)生旱災(zāi),地里顆粒無收,李大家沒有余糧,一家人餓得奄奄一息,只好到王二家去借糧,王二送了一升米給他。李大一家人靠這升米活了命,非常感激,就跑到王家去道謝。 王二做了好事,心里也高興,說這樣吧,我再送你一升米。李大喜出望外,千恩萬謝地帶著一升米回了家。 如此幾次三番,李大陸續(xù)從王二那里拿回了一斗米,可是王二家余糧也不多,最后只好說糧沒了。李大很不高興,逢人就說王二小氣!這話傳到王二耳朵里,他也氣壞了。本來關(guān)系不錯的兩家人,就此反目成仇。這就是升米恩,斗米仇。 如果一開始王二只給李大一升米,后面不再給,那么李大只會感激王二。但后面繼續(xù)給了,李大習(xí)慣了從王二家里白拿米,后面不給了,自然就成了仇人。” 這么一說,屈突詮立刻就明白了,他感嘆的說道: “這六個字,真是精辟!道盡了人情冷暖,知恩未必圖報啊!” 說完,他看著李飛,眼睛發(fā)亮: “飛弟,你雖未進(jìn)學(xué),卻是滿腹經(jīng)綸,在我看來,比那些酸儒也不遑多讓!而且你懂的東西,那些人未必懂,和你在一起,我感覺自己受益良多!” 李飛笑著擺擺手: “哪里哪里!好了,咱們?nèi)リ惣绎溩羽^,看看煎餃好了沒。” 李飛帶著屈突詮吃完煎餃,各自回家,看到杜氏正看著家里一堆東西發(fā)愁。 院子里擺著不少的東西,有米、面,半扇羊肉、雞鴨魚,雞蛋,還有各種青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