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明皇宮內,某處閑置的庭院內,擺放著兩架新制作的“珍妮紡紗機”,兩個宮女在操作紡紗。 這種紡紗機,可以將棉,毛,麻等等紡成紗線。 在大明,織布是用紗線,而紗線則都是手工制作,使用那種手搖的簡單的紡紗工具,效率地下。 眼前的珍妮紡紗機,有六十個紗錠,熟練操作后,效率是手工紡紗的十倍左右。 歷史上的珍妮紡紗機還有一百多年才會出現。 “不錯,朕很滿意,有賞?!? 嘉靖皇帝仔細看了看,紡紗機運行正常,一人就能操作。 當然,珍妮紡紗機的動力還是人力,只不過效率提升了十倍左右。 “繼續制作新的紡紗機,先做一百架,同時讓人學會使用。” 嘉靖皇帝有新的打算:“在宮里找個專門的庭院安置紡紗機,進行紡紗。從外面購買棉,毛,麻等材料進行紡紗,制作的紗線再賣出去?!? 停了下,看向黃錦:“此事還是由你負責。注意,這是生意,不能仗勢欺人,按規矩來?!? 嘉靖皇帝盤算著,建一個紡紗作坊,紡紗來賣,做生意,為自己整小金庫。 做皇帝,最好還是要財務自由。 “主子放心,奴婢會努力做好。” 此事黃錦,對于黃錦來說不難。購買原材料,出手紗線都容易找到門路。 嘉靖皇帝滿意的點點頭,然后又問:“飛梭制作如何?” 飛梭的圖紙,十幾天前交給了黃錦。 黃錦回道:“回主子,飛梭最難的還是彈簧,目前還在嘗試制作合適的彈簧?!? 彈簧是新詞,還是嘉靖皇帝告訴黃錦他們的。 金屬彈簧,現在沒有工藝,沒有制作的機器,只能手工制作,需要不斷嘗試。 飛梭,用在織布機上的。當前,在大明只有“梭子”,需要兩個人操作。 而飛梭更為便利,歷史上還有一百多年前會出現。 難點在于彈簧的制作,需要時間。 “多找一些匠人嘗試,集思廣益?!? 嘉靖皇帝說道:“此外,與西方接觸,不是有生意往來嗎?出錢,從西方人手中購買制作彈簧的工具?!? 這個時期,西方正在文藝復興后期,出現了比較精密的金屬彈簧,可以嘗試引進技術。 此事,嘉靖皇帝準備交給剛負責江南織造局的高瀚文夫婦去與西方商人溝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