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3、腦子進水了!-《當醫生遇上不正經系統》
第(3/3)頁
神經內科的醫生了解情況后,認為,王老太太的這種癥狀,非常像老年癡呆癥,但是經過頭顱ct檢查卻發現,王老太太的腦室增大特別明顯,因此,神經內科醫生建議他們帶老人家去神經外科就診。
雖然這家當地醫院也有神經外科,但是,這腦袋出問題不是小事情,于是一家人合計,還是去大醫院吧,離省會h市也不是多遠,開車也就一個小時而已。現在省一醫名氣那么大,就去省一醫!
以他們村子那種經濟條件,基本上家家都有車,有的家庭還有好幾輛車,去省會不要太方便。
于是,一家人又驅車來到省一醫神經外科就診。
陳俊接診。
接診后,陳俊詳細了解了患者的病史和影像資料,認為老太太的毛病符合老年人特發性常壓性腦積水的表現,這種毛病也叫作可逆性癡呆。
“呃,您是說我媽媽是腦袋進水?”王老太太一家人都相當震驚,忍不住吐槽,醫生,你怎么罵人呢!
當然,他們是內心吐槽,實際上,大家都知道,這腦袋進水,肯定不正常,是一種病!還好,聽醫生的意思,還是可逆的,也就是說能治好?那簡直太好了!
陳俊似乎洞穿了他們的心思,就笑,說道:“腦積水也可以理解成腦袋進水,不過真不是罵人的話。這種疾病的癥狀和我們熟知的阿爾茲海默癥,也就是老年癡呆,非常相似,容易誤診。除了癥狀上的細微區別,兩者在頭顱ct和磁共振上的表現也有些相似,但是老年癡呆主要表現為腦萎縮引起的腦室擴大,而老年人特發性常壓性腦積水除了腦室擴大,還伴有腦室形態的改變,比如腦室額角變得圓鈍、周邊出現水腫滲出等。”
陳俊表示,正常成年人的顱腔內大致有100-150ml的腦脊液,每天會新產生300-500ml,同時也會吸收這么多腦脊液,保持動態平衡,而如果這種平衡被打破,腦脊液明顯增加,原來儲存腦脊液的腦室和腦池就會變寬大,對正常腦組織形成壓迫,導致產生走路不穩、“癡呆”等一系列癥狀。
而很慶幸的是,這種“癡呆”也可被逆轉的。要真是阿爾茲海默癥那就糟了。
陳俊告訴患者家屬,和阿爾茲海默、帕金森等老年人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一樣,可逆性癡呆也屬于中樞神經系統的退行性疾病,具體的原因還不明確。根據日本的相關研究,在61歲以上老年群體中,特發性常壓性腦積水發病率可達1.1%,占到癡呆原因的5%。它的診斷需要結合病人的癥狀、體征和影像學的表現,其中腰穿放液實驗是診斷該疾病的重要方法。
“那,醫生您趕緊安排治療!”王老太太的家人們高興壞了,都有些迫不及待,心說看病還是要來大醫院,這要是在老家的那種醫院,也許,就被當成老年癡呆癥給治療了。如果藥不對癥,病情就會越拖越嚴重,而且吃的藥還有各種副作用,那后果,簡直不堪設想。
于是,陳俊就給王老太太安排了腰穿放液實驗,也就是通過腰椎穿刺釋放一定量的腦脊液,經過治療后,效果簡直立竿見影,王老太太走路步態有了明顯好轉,這也更加明確特發性常壓性腦積水的診斷。
隨后,神經外科醫療團隊又為她進行了腰大池腹腔分流治療,這是一種目前較為流行的治療腦積水的微創方法,對患者來說創傷更小、更安全。
在傳統的治療模式中,需要在患者顱骨上鉆孔穿刺腦子把引流管的一端放入腦室,而另一端則放置在腹腔中,將腦室中多余的腦脊液引流到腹腔,腹腔大網膜等結構能夠很好地吸收腦脊液,形成一個人工通道保持腦脊液的平衡,但這種方法在穿刺腦室時面臨出血等風險,盡管技術已經很成熟但常常會遭到患者家屬的擔憂甚至反對。
而腰大池腹腔分流在手術部位稍微改進了一下,將原本放置于腦室的管子放置到腰大池,避免在腦子上“動刀”,而另一端依然放在腹腔。
人的大腦和脊髓都浸泡在腦脊液中,而腰大池是脊椎最末端形成的空腔,處于整個腦脊液循環系統中,就像是河流盡頭的一個池塘一樣,儲存著腦脊液,因此將引流管一端放在腰大池不僅可以同樣實現分流的效果,還更加安全、創傷小。
腦積水引起的癡呆并不是真正的病理性癡呆,經治療是這種癡呆是可以逆轉的,但如果長期未確診、就醫不及時會影響療效。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兰县|
孟连|
石景山区|
鄢陵县|
公主岭市|
恭城|
钟山县|
镶黄旗|
聂荣县|
恩平市|
紫阳县|
易门县|
伊川县|
临桂县|
巩留县|
额尔古纳市|
蓬莱市|
岳阳县|
民和|
长沙市|
女性|
漳平市|
合江县|
山丹县|
扬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黄平县|
吉隆县|
佛山市|
平果县|
淮安市|
泰兴市|
温州市|
门源|
兴义市|
宁化县|
尉犁县|
屏边|
民丰县|
晋宁县|
绥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