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2、引以為鑒-《當醫生遇上不正經系統》
第(3/3)頁
像這個病例中的銀環蛇,事實上號稱“中國第一毒蛇”,屬于眼鏡蛇科環蛇屬。z省的眼鏡蛇科中主要有5個屬,分別是眼鏡蛇屬、眼鏡王蛇屬、環蛇屬、華珊瑚蛇屬和海蛇屬。
銀環蛇,喜歡在水源附近活動,有明顯擴大的六角形脊鱗,從頭至尾都是清晰的黑白紋。但是,z省分布的黑背白環蛇、劉氏白環蛇、福清白環蛇等和它長得類似,為了保險起見,如果野外看到黑白相間的蛇分不清就都當做是銀環蛇吧。
陳俊介紹,銀環蛇毒是神經毒素,傷者的早期表現并不明顯,只是被咬傷部位的局部皮膚麻痹而已,容易被人忽視。但是中毒1-2小時后,傷者就會出現視力模糊、呼吸困難,甚至心跳都受到抑制的情況。只要及時送到醫院就醫,用設備幫助中毒者恢復呼吸配合后續治療,一般就能脫離危險。
雖然現在天氣已經逐漸涼快起來,秋老虎過后,一場秋雨一場寒,但在草木旺盛的地方,仍有蛇出沒的跡象,上山游玩或者探險時,最好先準備三樣東西:
棍子。俗話說,打草驚蛇,用棍子一路走,一路打,蛇就被驚走了。
第二,繩子。這是用來急救的,在傷口上方、近心臟的一端,進行綁扎,阻止毒素蔓延。一般常見的被咬傷部位集中在手指、手腕或腳踝,綁扎最好在咬傷后2至5分鐘內完成。
第三,礦泉水。綁扎好后,再用清水清洗傷口,適當擠掉一些毒血。但不建議自己用刀切開傷口排毒。因為如果刀具沒有經過專業消毒,反而可能會引起傷口感染。如果切得位置不當,比如你切斷了血管,可能還會造成大量出血。
像陳俊的話,“庖丁解牛”,基本上不會切到血管。說起這個,古代的凌遲行刑師,也有這個本事,凌遲三百多刀,幾乎不會割破血管,因為一旦割破,受刑人可能就堅持不到最后。
有些“技藝精湛”的行刑人甚至能割到三千多刀。
另外,陳俊想說的是,被蛇咬傷后也不要用嘴巴去吸吮毒液,因為毒素會由口腔黏膜吸收,傷及施救者。影視劇中那種女子給男性吸du液,男性給女子吸du液,都是為了收視效果,劇情需要而已。
最好的辦法,如果有可能的話,記下蛇的品種或者是外觀,這樣有利于醫生更好更快地采取治療方案。
然后盡快去醫院,最好在一至兩小時內趕到醫院處理,但千萬不要奔跑,否則血液流動加快,會加快毒素的吸收和擴散。目前來說,注射蛇毒血清是治療蛇傷的唯一特效藥。
除了上面講到的這些蛇,z省還有其它很多種毒蛇,比如白頭蝰。
白頭蝰極其罕見,長相奇特。它突兀的淺色腦袋太有識別度,不會與其他蛇混淆。性格溫順不暴躁。習性:夜行性,多在春秋兩季活動,主要行動在地面。鑒別特征:淺色腦袋。
有學者依據形態差異(主要是頭背部的顏色為白色或黑色)將中國原有的“白頭蝰”分為兩個物種,即白頭蝰(或稱白頭緬蝰)azemiops kharina和黑頭蝰(或稱黑頭緬蝰)azemiops feae。但初步的分子系統學研究并不支持這樣的劃分,而支持兩者為同一物種。因此我們在這里仍使用其原有的名稱“白頭蝰azemiops feae”。中國分布的白頭蝰除云南省的部分地區外,頭背部均為白色為主。
再如,臺灣烙鐵頭。這種蛇是蝰科物種中的顏值擔當,當然也極其罕見,主要地面活動,性格暴躁。習性:夜行性,分布在浙南、浙西的高海拔山區。鑒別特征:顏值高,明顯粗短。
這種蛇,以前在z省叫“山烙鐵頭”,但是后來有學者依據分子系統學研究結果將山烙鐵頭進行劃分,其中z省分布的物種被改為臺灣烙鐵頭ovophis makazayazaya,因為其模式產地在中國臺灣省。
又如,原矛頭蝮。是z省內一種極其常見且危險的蛇類,毒性不大但極具攻擊性。習性:夜行性。適應從平原到山地,村莊至森林,地面與樹上,各種生境都有它。鑒別特征:頭部三角形,吻端尖,頭頂為小而密集的粒鱗,有頰窩。原矛頭蝮與游蛇科的微毒后溝牙毒蛇——絞花林蛇非常相似。
還有角原矛頭蝮,是一種極為罕見的小型毒蛇,目前僅在臺州仙居境內被發現。習性:夜行性,依賴大型石灰巖火山巖的地帶。鑒別特征:眼上方有鱗片延伸形成的角狀物。角原矛頭蝮與灰色系的絞花林蛇略相似。
還有一種十分常見,但是大家平時不一定注意到的,其一襲青紗在樹葉間是最好的偽裝,這便是竹葉青,又叫焦尾巴。習性:夜行性,偏樹棲,出沒于溪流兩側的巖石、灌木。鑒別特征:z省有三種主體顏色為綠色的蛇,分別是福建竹葉青、翠青蛇、灰腹綠錦蛇。后兩者均無毒,也偏樹棲。
z省自然也是有眼鏡蛇的,遍布全z省及華東、華南地區,最為人所知的是它在受威脅時會擴張頸部。大家遇到此蛇要敬而遠之。這種蛇真不好惹。習性:日行性,喜在多丘陵的開闊地面活動。鑒別特征:防御時豎立身體擴張頸部,全身黑色,有白色條紋;頸背部有白色擴大色斑(形狀、大小有個體差異)。
眼鏡王蛇是中國最長的毒蛇,可達3米以上,體型氣勢磅礴;這種蛇,在z省部分山區有少量分布。日行性。鑒別特征:眼鏡王蛇擁有巨大體型,黑白(黃)相間,會擴張頸部,頸背側白紋無擴大;頭背后端有一對蝴蝶形枕鱗。
還有華珊瑚蛇,頭部為“v”型白紋。習性:夜行性,以其他小型蛇類等爬行類為食。鑒別特征:體型較小,遇到危險時會把尾巴卷成圈吸引注意力。華珊瑚蛇的毒液有很強的針對性,對于爬行類非常致命。
虎斑頸槽蛇的毒液來自它的食物蟾蜍,除了口腔外頸部也有腺體釋放毒素,受到威脅時會擴張頸部展示鮮艷的頸背。習性:日行性,喜在農田、丘陵地區活動。
據日本學者研究,虎斑頸槽蛇吃掉蟾蜍以后,會將蟾蜍毒液儲存在頸部腺體里,受到威脅時從頸部腺體排出或濺出(乳白色或略帶粉紅色的漿液)。蟾蜍毒液的毒性很強,要謹防其進入口腔、眼睛和血液。
另外,還有中國水蛇、鉛色水蛇等等。
總而言之,碰到蛇,不要跟蛇較勁,一般人的反應速度是沒有蛇快的,不要想著去捕捉或者獵殺。
而且,有很多蛇都是國家保護動物,擅自捕殺或買賣都是違法的。人家養殖場是因為一應手續齊全,說不定還是關系戶。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山|
合山市|
康乐县|
永新县|
新安县|
于田县|
宣城市|
疏勒县|
望都县|
屯门区|
蓝山县|
保靖县|
林周县|
雷波县|
凤冈县|
赫章县|
绵阳市|
剑河县|
富民县|
牟定县|
吴川市|
安阳市|
长丰县|
宁波市|
兴安县|
鹤山市|
永和县|
富平县|
宝兴县|
郎溪县|
正镶白旗|
鄂伦春自治旗|
通许县|
武安市|
精河县|
万载县|
察雅县|
永州市|
耿马|
拉孜县|
炎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