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命-《重回2003》
第(2/3)頁
“當時您不是要出去打工嘛,程老師的丈夫,就是沈誠言,說想要跟我們家合伙,賺的錢平分,我覺得一直在家里面,就算賣包子能賺錢,也沒有大出息,怕影響您出去打工,就沒跟您說。”
房長安知道老爸對自己的容忍度比較高,如果把老媽牽扯進來,說不定又得吵架,干脆不提老媽知道這事。
房祿軍沒說話。
房長安又道:“爸,給別人打工就相當于給別人掙錢,你看這里這些老板,哪個不是住樓房開小車,他們每天干活嗎?不都是咱們這樣的外地人給他們打工?”
“這說明打工人做的事情賺得錢肯定比工資高得多,只不過都被老板拿走了,以前我們沒有本錢,沒有本事,所以只能給人家打工。”
“現在您已經在外面做快一年了,我媽也在鞋廠里面上過班,我們不需要什么都會,只需要知道大概的行情,不會輕易被那些老板哄住就可以了。”
“開鞋店比較容易,尤其是我們鎮上,一萬塊錢估計都用不完,鎮上的房子也不貴,基本都是一萬多,我們再找大爺、大姑,或者我找程老師借一點,開個店,買一套房子,肯定就夠了。”
“您也不用擔心生意會虧本,因為我們鎮上絕大多數的鞋店都是找經銷商供貨,他們成本高,我們直接找廠商供貨,拿的東西肯定更便宜,不過我們要的量太少,很難讓人家為我們單獨生產,只能蹭貨。”
“也就是說他們接下來要生產一種鞋,一共生產八千雙、兩萬雙之類,我們讓他們多生產幾百雙,我們自己賣,廠家給我們的價錢肯定比經銷商貴,但也肯定比經銷商賣給其他店鋪的便宜,我們可以更便宜一點賣。”
“怎么賣您也不用擔心,我看了不少這方面的書,而且還可以找程老師和沈叔叔幫忙,就算最壞的情況,也就是賠本而已,我們虧得起,以后每個月包子鋪那里都有錢拿,而且買的股票也在賺錢,哪怕把這兩萬塊錢都虧完了,那也沒什么。”
“如果賺了,那我們一家就徹底搬到鎮上了,長明和嫣然在鎮里上學,初中完全可以到縣里面去上,您也不用再出來打工,就算出去掙錢,我們也可以自己開廠,讓別人給我們家掙錢。”
房長安說了半天,爸媽都不說話,也不知道是不是認真在思考,他只得繼續道:“我跟長明、嫣然這次來,都是第一次坐火車,做了一天一夜,很難受……我不想以后再坐硬座了。”
房祿軍沒想到他會說出這種話,看了他一眼,隨即垂下頭不說話,面容在燈光陰影中徹底看不見了表情。
“等以后我們家有錢了,再出門的時候,我們可以坐臥鋪,坐動車,坐飛機,反正不用這樣受苦了……我媽又暈車,坐公交車一直在吐……掙錢了我們可以自己買車,想要去哪您可以送我媽媽去……”
又是一片沉寂。
房長安可以說使勁了渾身解數,動之以理曉之以情,房祿軍和從容顯然也都被打動了,然而從容抹掉眼淚,說的仍是:“你年紀還小,等你長大了有出息了,可以掙大錢……爸爸媽媽一輩子沒本事,就是給人打工出力氣的命……你那兩萬塊錢就好好存著,接下來掙的錢也存著,等你畢業了拿去賺錢……”
房祿軍沉默了好半天,說的是:“你的錢你存著,家里不動,你上學干嘛的,爸爸供著你。”
房長安一時間甚至有點想要發火,終于深刻地體會到了什么叫“愛之深責之切”,什么叫“恨其不爭”,但他同樣也明白爸媽都只是剛剛走出來而已,眼界有所開闊,但見到的變化還不夠多,不夠對他們根深蒂固的思想做出足夠的沖擊。
只有等以后看到之前去“冒險”的人一個個都賺了錢,過上了更好的生活,越來越覺得不平衡,越來越不滿足現狀,才會后悔當初的怯懦。
但那時候大概率已經晚了,最好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這個逝去的最好的時代,有他們逝去的青春和精力,也有整個國家宏觀層面的階級流動。
新中國建立把封建社會的上層階級一掃而空,但一個完整的社會結構肯定是要有分層次的,至少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如此。
第一批、第二批富起來的人已經填補了大片的空缺,如今剩下的位置已經不多,接下來的十年可能是最后的“最好的機會”,等整個社會結構完成了初步的穩定,再想要往上走——不是沒有辦法,如今這個時代,階級流動性遠遠超過以往任何時代,但難度仍然要比現在大得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