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抗震-《重生之大建筑師》
第(1/3)頁
他們去什邡聯系當地有關部門,林樓則在北京開始著手校園的設計工作,他這次要設計的可不僅僅是但易初所在的那所學校,而是打算針對西南山區那些位于地震帶的區域,設計出一套模板化的圖紙來。
這樣以后捐建新學校的時候,根據現場情況,對圖紙進行細微的調整,刪除或者添加某些時應當地環境的模塊,就可以直接使用了,用不著每一次都要從新出圖。
“林工,這么小的項目,用不著您親自出圖吧?這事兒交給我們其中任何一個人,隨隨便便就搞出來了吧?”郭毅剛等人還不太理解,一所鄉鎮中學能有多大的設計難度?別說讓林樓親自設計了,就算讓他們上那也是牛刀殺雞啊!
找幾個大三大四的學生,應該就能搞出來,而且絕對能用!難道林工想和設計后庫中學教學樓時一樣,玩點新花樣?
可這好像也不太現實啊?后庫中學那是名校,經費好申請,有能力進行新的嘗試,而現在這所可是鄉鎮學校啊,雖然有好心人捐贈,但也不能亂花錢不是?把錢節省下來,修建更多的學校不好么?
“那家基金會跟我說了,他們打算把在貧困地區援建學校當成一項長期性的工作來做,所以我這次要出的可不僅僅是湔氐鎮這一家學校的圖紙,而是要是用模塊化設計,拿出一套可以通用的樣本來。”林樓解釋道。
“就像柯布西耶的citrohan裝配式小住宅一樣?”郭毅剛想了想問道,這種操作方法,在建筑界已經有人開始嘗試了。
早期的現代主義先行者,受當時蓬勃發展的汽車產業影響,夢想建筑業如汽車行業一樣能夠進行模數化制造,所以柯布西耶設計了和雪鐵龍發音比較相似的citrohan裝配式小住宅,富勒把他設計的模塊化住宅命名為福特。
“不太一樣,柯布西耶他們倡導的模數化住宅在工廠生產標準化模數化配件,現場組裝,這種方法比較適合工業較為發達、運輸比較便利的國家,例如美國人的木屋別墅等等。”最早的裝配式建筑應該追溯到17世紀向美洲移民時期所用的木構架拼裝房屋。
這種歷史也在美國延續下來,很多人在城市郊區興建的別墅都是由木質構件拼裝完成的,熟練地工人把他這些部件像樂高玩具一樣快捷地拼接起來,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完成一套別墅的拼裝工作。
等到了后來,隨著科技的發展,模數化建筑也有了新的發展,例如3d打印住宅等等,許多公司也對此進行了大膽的嘗試。
但這和林樓現在所做的設計還不太一樣,現在的中國可沒辦法完成這項工作,而且木質的房屋也不適合來修建學校。
“我現在要做的是設計方案的模塊化,而不是實體建筑的模塊化!這其實就和前些年的筒子樓一樣,好多單位修建筒子樓的時候,都不會重新找設計單位出圖紙,而且拿著老圖紙甚至只憑經驗來完成這項工作!”林樓舉了個例子。
“這是因為筒子樓的設計建造都比較簡單,重新建造類似的項目時使用原來的圖紙也不會有太大問題!學校也是一樣,雖然西南山區各所學校的地形有一定區別,但對學校的需求都是一樣的,要有教室、宿舍、體育場等等。”
“設計理念也是一樣的,既要保證學校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又要注意經濟性,同時考慮到當地的施工水平,也不能有太高的施工難度。”
“通過對相似的地形地貌、相同的使用功能、相同的設計理念進行分析總結,就可以有效地形成結構體系、建筑形態、功能空間組合進行分拆,把要設計的每一個功能形成一個模塊,然后等要使用的時候,再根據具體的地形地貌等因素,把這些模塊進行重新組合。”
“這樣能幫助建筑師節省大量時間和精力,讓西南地區的孩子可以早日在新的學校里讀書學習!”要是每一所學習都要從頭重新設計,那就太耗費時間了,有這個時間,林樓做其他項目賺的設計費就夠蓋好幾所希望小學的了。
差點忘了,希望工程要到四年后才會開始實施,希望學校的名字也要到90年以后才會隨著大眼睛女孩那張照片而廣為人知。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京山县|
巫溪县|
东至县|
峡江县|
涞源县|
正安县|
陇川县|
合川市|
丹江口市|
石渠县|
金沙县|
雷山县|
鄱阳县|
寿宁县|
双江|
左云县|
鹿泉市|
启东市|
图木舒克市|
于田县|
威远县|
东阳市|
固原市|
张家界市|
东港市|
台东市|
浮山县|
柘城县|
泸水县|
台北县|
铁力市|
安仁县|
宜黄县|
宜州市|
澎湖县|
将乐县|
三台县|
布拖县|
岑溪市|
哈密市|
思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