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祖國母親在召喚-《重生之大建筑師》
第(1/3)頁
這場持續了多年的戰爭留下了無數英勇的故事,和許多感人至深的畫面,其中最經典、傳播范圍最廣的有三組畫面。
第一張是骨頭最硬的偵察兵周秋波被行刑前的照片,一位我軍偵察兵深入敵后偵查,被敵軍炮彈震暈俘虜,敵軍叫來外國記者,想拍下他臨死前膽怯的樣子。
拍照時,他們威逼周秋波跪下,借此來污蔑我軍形象,鼓舞己方士氣,然而這位骨頭最硬的偵察兵深知這一點,他誓死不跪,掙扎著站起來,雙眸透著憤怒的光芒。
第二張是一副油畫,一名蒙著雙眼的軍人屹立在天地之間的油畫,這名軍人是“一級戰斗英雄”史光柱,在收復老山的戰斗中,史光柱是某團四班班長、代理排長;在攻打敵軍陣地過程中,史光柱先后四次八處負傷,左眼球被打掉了,右眼球被打進兩塊彈片,一直堅持指揮戰斗,帶領全排攻占了57、50號高地,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作戰任務。
戰后史光柱被授予“戰斗英雄”榮譽稱號,其英雄事跡還被收入保邊疆獻青春英模連環畫庫《勇士強者史光柱》一書中,后來有畫家根據他的事跡創作了這幅油畫。
但最有名還是那張“不倒的紅旗”,這是在1984年4月28日兩山戰役時候拍下的,我軍戰士在攻上主峰后,用力將紅旗插在主峰上,而此時他其實已經犧牲,身體和紅旗構成了一個三角形,矗立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
和美軍蘇軍攻占柏林時候的插旗照片不同,這張照片并未展示出“勝利”的喜悅,而是充滿悲壯的氣氛,告訴了人們一個普通解放軍戰士對忠誠的理解。
其實在戰爭中,類似的情景還有很多,這三件只是人們記憶最深刻的而已,有許多英勇的戰士也做了和他們相似的事情,林樓現在看的資料里就有這么一件。
一位長眠在這座陵園里的烈士,也和兩山戰役那位旗手一樣,在犧牲的時候依舊牢牢緊握旗桿,將其插在了敵人的陣地上。
勒熱夫紀念碑使用詩意的表現手法表達了對烈士們的紀念,現在既然找不到類似的靈感,那么用現實的手法真實地將烈士們的英勇事跡記錄下來也可以,不管浪漫還是現實,只要細節做到位,最后能給人帶來的沖擊力都是一樣的。
確定了方向,林樓總算放下心來,恰好這時候邢少德他們也打算回去休息了,于是吹滅油燈和于兵兵一起回到招待所,等收拾好躺在床上的時候,林樓卻沒有馬上進入睡眠,而是在腦子里不斷完善著各種細節。
第二天,他沒有去邢少德的辦公室,而是跟著謝鐵平再次來到烈士陵園的現場,從山底爬到山上,再從另外一邊爬下來,借用謝鐵平的設備對這塊地形認真地勘查了一番,然后回到山腳下,拿出紙筆、畫板認真勾勒起來。
這回就要比昨天認真多了,昨天只是意向性的草圖,今天不光要表現出自己的設計理念,更要嚴格地把握好每一個細節。
整座陵園的造型就像是一面迎風招展的軍旗,覆蓋在山坡上,烈士們按照犧牲時間的先后由下向上安眠。
昨天只確定要是用石階和擋墻的方式來營造陵園,而今天的圖紙上,林樓已經把每一道石階需要多寬多高,可供多少位烈士安眠,一共需要多少級石階都清清楚楚地標注了出來。
他甚至還畫出了墓碑的樣式,黑色的大理石墓碑,頂端是鮮艷的五角形,五角形下方是烈士的照片,碑身中間是烈士的姓名、籍貫、出生犧牲時間、所屬軍事單位、入伍時間以及各種英勇事跡等等,祭典的人過來之后,一看就知道這位烈士的光輝經歷。
然而昨天謝鐵平也說過了,以現在的經濟條件,根本沒有能力用大理石來為所有烈士制造墓碑,抬頭看去,前方的山坡上,掩埋烈士們的只是一些簡單的小土堆而已,在土堆的前方,只有一塊粗糙的木板豎在那里,木板上簡簡單單地寫著烈士們的名字。
所以林樓又給出了第二種、符合當下經濟形勢的方案,墓碑改成了水泥澆筑而成,五角形依舊保留,只是烈士們的資料要少了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邹平县|
武宁县|
临湘市|
曲阳县|
平顺县|
沙田区|
张掖市|
柯坪县|
西乡县|
平武县|
东莞市|
泉州市|
朔州市|
米脂县|
招远市|
五河县|
赤峰市|
河南省|
博客|
兖州市|
武功县|
建昌县|
凤山县|
辽阳县|
田东县|
黄大仙区|
东乌珠穆沁旗|
芮城县|
哈密市|
福建省|
平果县|
谢通门县|
新巴尔虎左旗|
绵阳市|
乌什县|
铜鼓县|
巢湖市|
金门县|
襄垣县|
新乐市|
永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