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十八章:張思誠的毒(2)-《鋤清》


    第(1/3)頁

    張思本看了看眉頭微皺的朱慈炯,微微嘆息了一聲。

    他見到朱慈炯一副不好多說的樣子,只得壓下了心中的疑惑。

    也許,這是皇室之謎吧!

    ……

    朱慈炯深吸了一口氣,正是因為紅薯的推廣,才成就了所謂的“乾康盛世”。

    紅薯產(chǎn)量雖高,卻也有弊端的,這東西吃多了之后,半數(shù)人以上都會得胃病,他本意是不想使用此物的。

    但是,朱慈炯卻也明白,二十年之內(nèi),他無力解決華夏人多地少的現(xiàn)狀。

    至于什么不收繳地主田地的昏話,想想就好,不能當(dāng)真的。

    要知道在這個時候,全國都沒有十億畝田地,卻有上億的人口。

    而這時代的畝產(chǎn),平均數(shù)連一百二十斤都沒有!

    稍微計算一下,就知道人均一年僅有一千斤糧食,還不說牲口食用的呢……

    這么惡劣的情況下,就算是將地主活刮了也沒用?。?

    正所謂開源、節(jié)流,這是發(fā)家致富的不二法寶,對于一個國家來說,也是如此的。

    若想解決這個困境,唯有一招——廢黜儒家的法統(tǒng)地位,推行軍功授爵制度。

    這兩樣,解釋起來沒有一天一夜很難說清楚,但是,卻有一句話能夠概述——回到漢唐那種開拓進(jìn)取的老路上去!

    ……

    朱慈炯想了想,對張思本道:“大舅父,你可曾聽說過黃道婆?”

    張思本點(diǎn)頭:“江浙一帶素有黃婆婆的美名,她改進(jìn)了棉紡的工藝,只可惜距離太遠(yuǎn),我們這邊只是傳來了剝籽的辦法,至于紡織兩機(jī),卻沒有傳來。”

    黃道婆改進(jìn)了棉紡工藝,無私的傳遞了出去,然而這種工藝直到清末,都沒有傳遍全國……

    朱慈炯笑了起來:“那舅父還需要派人去江浙,無論多高的銀錢,都要買回來一臺!”

    “殿下的意思是讓人仿制?”張思本瞬間就抓住了重點(diǎn)。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黄县| 漳平市| 南漳县| 隆德县| 温州市| 綦江县| 湛江市| 同江市| 元朗区| 和龙市| 商都县| 高陵县| 大竹县| 海安县| 奉新县| 方城县| 赫章县| 龙川县| 富民县| 武清区| 嘉荫县| 阜新市| 芦山县| 和平县| 仁化县| 英德市| 平果县| 新乡县| 成武县| 四川省| 南昌市| 白朗县| 兰考县| 迭部县| 休宁县| 沙坪坝区| 石景山区| 昭觉县| 自治县| 灵武市| 静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