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韓非是有點懵的,昨天他們休沐,所以沒有關(guān)注朝堂里的變化,而且他也沒想過秦國會把司寇一職交給他,畢竟他入秦疲秦的意圖太明顯了。 “九公子,還不接旨?”杜曉提醒道。 韓非這才反應(yīng)過來,躬身行禮接過秦王赦封卷軸:“韓非拜謝秦王賞識。” 杜曉點了點頭然后笑道:“如果遇到什么困難可以到中大夫府找我?!? 韓非看向杜曉愣住了,他們廷尉府和秦國老士族的關(guān)系天下皆知,能弄死對方就不會給對方留活口。因此在二次變法的時候他們最提防的就是秦國這些老士族。 “中大夫請!”韓非伸手將杜曉請進(jìn)屋里,他覺得他們可能錯估了對手,甚至是找錯了對手。 杜曉點了點頭走進(jìn)屋里,然后很自然的跟韓非攀談起來。 “非記得老士族跟廷尉府關(guān)系不睦,為什么會舉薦非?”韓非也知道是杜曉和秦國老士族舉薦他為司寇的,只是不知道這是個烏龍事件,也為此得罪了姬丹。 “你覺得我們秦國老士族是什么樣子的?”杜曉反問道。 韓非想了想,然后道:“食古不化,自私自利,與法為敵?!? 杜曉愣了一下,然后笑了起來,原來在法家眼里他們是這樣的。 “難道不是么?”韓非問道。 杜曉笑了笑,然后問道:“孝公時,六國攻秦,我等老士族先祖毅然出征以至于十室九空,你認(rèn)為我們這是自私自利?確實在你們外人眼里,我等老士族之所以這么做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士族封地,而不是為了秦,你們習(xí)慣了高高在上的去評判他人?!? “但是你們別忘了,沒有我們秦國老士族在外邊擋著,你們法家根本就沒有一片可以發(fā)展的的樂土?!倍艜哉f道。 韓非皺了皺眉,商鞅入秦,秦國老士族抗法,然后商鞅以身正法,才領(lǐng)老士族消停下來。所以自孝公以后,所有秦國法士都是以老士族為抨擊對象,已經(jīng)成了一種習(xí)慣。讓他和李斯也都受到了影響以為會阻攔法的推行的就是秦國老士族。 “當(dāng)年我們會阻攔法度是因為我們不知道什么是法,會給秦國給我們帶來什么后果,所以我們才會阻攔?!倍艜哉f道。 “論語中記述,孔子曰? 詩三百? 一言以蔽之,思無邪。而詩經(jīng)秦風(fēng)? 黃鳥? 無衣,記敘的無一不是我等老士族在外廝殺?”杜曉繼續(xù)說道。 韓非點了點頭? 孔子曰,詩三百? 一言以蔽之? 思無邪。說的就是詩經(jīng)思想純正。秦風(fēng)黃鳥說的則是秦穆公死后以人殉陪葬,老士族子車氏三賢陪葬,秦國人為惋惜他們?nèi)硕鴦?chuàng)。無衣的傳唱度太高了,一句豈曰無衣? 就能讓人想到戰(zhàn)場的廝殺。 “如果你們還是信不過我們? 那么可以將法令試行地放在關(guān)中?!倍艜哉f道。 “你們老士族想要做什么?”韓非反問道。 “商鞅變法,我們不知其好壞所以阻攔,如今我們已經(jīng)知道法度好壞,自然不會阻攔,因為我們的根在秦國? 只要秦國強(qiáng)盛,我們就不會衰敗? 遲早都會重回朝堂。所以你們找錯敵人了?!倍艜哉f道。 韓非沉默了,他和李斯被廷尉府法士誤導(dǎo)了? 認(rèn)為老士族會成為變法的阻撓,甚至秦王嬴政自己也是這么認(rèn)為? 整個朝堂也都是這么認(rèn)為。然而他們想錯了? 老士族反而會是他們的擁躉。 “秦國是秦人的秦? 如果你們都不信任秦人,你們的法立不了。你們沒有商鞅那種,三月遍走秦國七十二縣,不去縣衙郡府,而在鄉(xiāng)野的毅力。因此你們根本不知道秦人秦國是怎么樣的,需要怎么樣的法。”杜曉說道,他知道廷尉府一直在研究法度,但是卻沒有人往秦國百姓鄉(xiāng)野間走一走,全都是閉門造車,這樣的法脫離了秦國百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