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秦王宮里,嬴政臉色有些陰沉似乎要爆發,所以宮廷侍者們都戰戰兢兢,做事都變得小心翼翼。 “無塵子真的親口說了趙高像小主夫人?”嬴政再次問道。 “回王上,李斯,韓非都在場親耳所聞,無塵子也沒有避開影密衛的探查。”繚平靜的說道,心里卻不平靜。 “你怎么看?”嬴政看向繚,其實他心底已經認可了這種說法,因為道家從來不會輕易評價一個人,他們評價的人也從沒有出錯過。 “不得不防,秦國正是壯大之時,王上安危首當其沖,太子扶蘇雖然已立但是年紀尚幼,一旦王上安危出現問題,未嘗不可能出現四世亂政之威。”繚回答道,大秦六世積威,不能毀于一朝。 嬴政點了點頭,呂不韋將羅網交了出來,他本意是讓趙高去掌控羅網,現在看來趙高不是合適人選了。 “羅網一事你覺得誰來掌管更合適?”嬴政問道,羅網做的都是見不得人的事,除了趙高沒有其他人更合適。 “黑白玄翦!”繚說出了一個嬴政從未想過的人。 “道家護道者黑白玄翦?”嬴政愣住了,他本以為繚會推薦他的徒弟,卻想不到會是黑白玄翦。 “理由呢?”嬴政問道,黑白玄翦是道家之人,道家本就勢大,再執掌羅網,諸子百家還有誰能跟他們抗衡。 “理由有三,第一,黑白玄翦本就是羅網天字一等殺手,熟悉羅網的運轉。第二,道家雖然能震懾諸子百家,但那只是一時的,一旦我們發動滅國之戰,諸子百家即使在不愿意,也或多或少會有部分站在對立面,因此道家不僅要能震懾諸子百家,還要能讓百家懼怕。第三? 羅網背后有諸子百家的身影? 所以讓道家去查出來,排除掉羅網這個不確定的因素。”繚分析著說道。 嬴政拇指摁住長劍? 在大殿上來回踱步? 思考著有沒有更合適的人選,他心里還是更傾向于趙高。 “武安君次子? 白仲。”繚想了想說道。 嬴政目光一凝,武安君之死一直是秦國宗室一個不愿去承認的污點? 誰都知道武安君死的冤枉? 可是沒人去說,也不敢去揭開這道傷疤。 “白孟已經是鐵鷹銳士的統領,還要武安君一脈,再有人任羅網大首領?”嬴政說道。 將軍難免陣上亡? 本來秦國就已經對不起白起了? 所以才把最精銳的鐵鷹銳士交給白孟擔任統領,如果再把白仲拉進朝堂來,還是執掌羅網這個帝國兇器,未免太不近人情了。 “白孟統領鐵鷹銳士,封郿縣侯? 本已是虧欠,而白仲卻是沒有資格繼承爵位? 所以可以命白仲執掌羅網,封侯。”繚說道。 “一門一君雙侯? 也算是對武安君的一個交代了。”嬴政點頭認可了。 秦國宗室也不想背上一個擅殺功臣的名聲,但是白起之死? 秦國宗室還是背上了這個名聲? 因此只有從白起的后人身上給予補償? 彌補對他們的虧欠,才能挽回宗室的名聲。 “傳旨吧,召武安君次子白仲入咸陽,執掌羅網,待有功之后,不吝封賞。”嬴政說道。 宮中令急忙記錄并交給有司去傳旨。 秦國自武安君以后,王蒙兩家秦國兩大將門,如今卻是連連啟用武安君之子,沒人敢小巧武安君白氏一族在秦國的號召力。恐怕以后咸陽又要多出一個將門了。 秦王宮里,趙高卻是皺眉,呂不韋交出羅網以后,他一直在積極游走,就是為了讓嬴政將羅網交給他來執掌,嬴政也有幾次表露出由他來執掌,結果現在卻突然召白仲入咸陽執掌羅網。這中間發生了什么,怎么突然之間幾天變了。 “王上有旨,大長秋趙高護主有功,念你一片赤誠,特封趙高為駟車庶長,前往雍城,代王上祭奠先祖。”一名宦官來到趙高的房前宣旨道。 趙高瞬間蒙住了,代王上祭奠先祖,說的好聽,實際上就是一個守墓人,還是那種不得王詔,不能離開的守墓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