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江北在三樓的驚嘆表情并不異類,場中還有很多游客都如江北一樣瞪大了眼睛,滿臉興奮。 這是黃鶴樓的魅力,也可以說是文化的魅力。 旅行從來不該僅僅是走馬觀花拍照走人,在途中能夠被風景、文化、習俗等因素震撼是一種幸運,更是一種完整的旅行體驗。 踏入四樓,導游阿姨介紹道:“這層室專門用來展示和銷售當代名人字畫的,如果有喜歡的作品可以購買,不過價格可能有點貴。” “好,我看看。”江北笑道。 整個四層大廳被屏風分割成了諸多小廳,根據作品類型分區,供游客欣賞與選購。 看了看價格,江北果斷放棄了購買的想法,徑直登入頂層。 不是他不喜歡當代作品,而是他的錢包不喜歡。 登頂后,率先映入江北眼簾的是以《長江萬里圖》為首的長卷及壁畫,栩栩如生氣勢磅礴的畫作中,黃鶴樓高古雄渾的特質展露無遺。 除了樓內的藝術作品,頂層也是黃鶴樓景區內位置最好的“觀景臺”。 作為千年前三國東吳的“守戍樓”,黃鶴樓近可一覽武昌全貌,遠可俯瞰自長江大橋起,至漢口更遠處的遼闊風景。 江北拿出相機,一口氣拍了十幾張照片。 他從黃鶴樓向西望去,只看到長江大橋和黃鶴樓連接成一條橫貫東西的直線,一座大橋跨越長江,連通武昌和漢陽兩地。 很難想象這座大橋已經在此橫亙60余年,一甲子的風風雨雨見證了它的堅實與牢靠。 江北拍完照又駐足良久,他只覺得心里有許多感慨,但又不知從何處拾起思緒。 游覽過阿爾山,看過了東湖、爬過了珞珈山、玩過了知音號,但此時這樣的感覺他從未有過。 如果他從不曾來過武漢,或許他永遠也不會有這樣的感覺。 腳下是千古文人趨之若鶩的黃鶴樓,目及之處是滾滾長江和雄偉大橋。 江北對自己的自媒體有了新的看法。 他最初做自媒體是沒有明確目標的,但現在他找到了一個清晰且簡單的目標。 分享與發揚。 他不僅要做最好的旅行分享者,還要做一個“說書人”。 既然上天給了他這個系統,讓他能夠吃喝不愁的旅行賺錢,那么他為什么不把這件事當成自己的事業來做呢? 頭腦風暴一旦刮起,便再也控制不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