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正想去吃飯,響起敲門聲,“哪位?”張楠問道。 “小張,是我,喬德明。” 一開門,是煤礦的喬德明礦長,五十來歲的一個中年人,后邊還跟著見過幾回、負責銷售業務的程副礦長和一名財務人員。 “小張,今天一早又有電匯到了,早上值班員看到你車子,才知道你已經回來了。” 電匯通知單是送到招待所的,煤礦會第一時間知道。這可是錢呀,煤礦能不積極嗎?! “多少?” “兩張,一張應該是5ooo噸的,一張18萬。另一張1萬5,估計是運費。一起到的還有一份加急電報。” 張楠腦子里盤算了一下:如今煤炭出廠價國家規定每噸26塊5毛1,但這個價格是嚴格的計劃內價格,不然根本不夠。國有煤礦平均每噸生產成本都過31塊,就算露天煤礦成本低些,但價格就得按照國家規定來,不足部分國家財政到時補給你。 電煤到廠價格34塊7毛多些,因為鐵路關系你煤礦管了,但運費還是要買貨方負責,所以就一同匯過來,還多給了點。 請大家進房間,財務遞給張楠兩張電匯單與一份加急電報,張楠看電報時三個人還特意避嫌了一下。 一打開電報,只見里邊短短一行字:“兩千噸煤已到曹娥,另五千噸盡快車,楠可靈活處理,做好礦與路的工作。”署名是張楠的局長老大。 “看來局里這次是要賺大了!”心里一想,說道:“我們單位希望你們盡快再5ooo噸,咱們去辦公室?” “好,馬上去。”煤礦領導很高興:江南客戶就是大方,這兩筆錢能留下不少進小金庫。 這邊談著,那邊長途電話已經掛出去了。 兩個小時后一切談妥,電話也通了,原來那2ooo噸煤運到的消息讓地區物資局知道了,直接聯系縣物資局,希望能支援幾個兄弟縣市一些,價格好商量。 至于下一筆電匯,將在11月22號左右匯到,至少一萬噸的貨款。 那2ooo噸煤縣物資局是打死不給,縣里急需,不過接下來的煤炭可以商量,還把刀子磨快了準備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