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考慮到收購春筍,應(yīng)該會比購冬筍時更忙。第二天一早起來,沐正峰把家里交給楊阿姿負(fù)責(zé)照看。等下小姨也會把兒子帶上,跟他一起去小賣部那邊幫忙。 既然阿舅是夫妻同上陣,同樣分一份錢的姨夫,又怎么好意思獨自上陣呢? 簡單吃過早飯,沐正峰也交待道:“阿姿,中午我們要是回來,就會在飯點前回來。要是我們沒回來,到時辛苦你一下,替那些孩子做餐飯。” “嗯,你放心,她們的飯我會做好的!” 做飯這種事,對楊阿姿而言自然不難。唯一讓她有些不好意思的,便是廚藝連沐正峰都比不了。住在沐家這段時間,她做飯的次數(shù)并不多。 要么沐正峰下廚,要么小姨下廚。除非兩人都沒空,否則很少讓楊阿姿做飯。之前楊阿姿也想幫忙做飯,可嘗過兩人手藝,她就沒好意思堅持。 跟以前姐弟倆相依為命不同,那時只要把飯菜做熟,姐弟倆都吃的津津有味。現(xiàn)在做飯炒菜,卻要顧及其它人口味。做的不好吃,她也會覺得不好意思。 至少之前,弟弟就開玩笑般笑過她,做飯的手藝連沐正峰這個男的都比不了! 望著騎摩托車離開的沐正峰,轉(zhuǎn)身回到竹屋的楊阿姿,不知想到什么,有些俏臉泛紅的道:“我會看好家,也會照顧好弟妹的!” 雖然說的很小聲,家里也就剩她一個人。可楊阿姿還是左右看了看,生怕有人聽到她剛才說的話。或許潛意識里,她已經(jīng)把這里當(dāng)成家一樣的存在。 有時小姨回桐坪寨,家里就剩她跟沐正峰時,楊阿姿也覺得她跟沐正峰是大人,其它包括自己弟弟都是小孩。一個家兩個大人還是一男一女,那代表著什么呢? 夜深人靜時,心智成熟比較早的楊阿姿,多少也知道一些事。畢竟,年前寨子里也有專門做媒的姑婆登門,說她已經(jīng)十六歲,可以去參加今年的本族節(jié)呢! 問題是,因為要撫養(yǎng)弟弟,楊阿姿也沒想過這么早嫁人。即便在寨子里,有不少女孩跟她一樣,因為沒讀書的原因,參加完本族節(jié),便跟其它寨子的男孩結(jié)成了對子。 可楊阿姿非常清楚,就她的條件跟沐正峰相比,根本沒有可比性。可少女懷春又同住一個屋檐下,楊阿姿會產(chǎn)生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抵達小賣部時,看著已經(jīng)擠滿賣筍的山民,沐正峰也感嘆這些人來的真早。正在秤重的阿舅,也抬頭笑了一下道:“小峰,來了!屋里有收好的筍子,你看看行不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