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正午攻勢(十一)-《大明梟臣》
第(1/3)頁
這種情況在土木堡之戰中暴露更徹底,作為皇帝能夠調動的軍隊,是一國軍隊的實質核心,然而土木堡之戰中只調集了二十萬明軍。十三萬到二十萬,總得來說,就是二十萬以下,這就是明軍的人數上限了。
時間發展到這個時代,這種規模的部隊,并不足以在面對其他勢力時始終保持人數優勢,尤其是在出征戰斗時,經常還會在局部陷入劣勢,麓川之戰的情況就是如此。
麓川一帶復雜的勢力環境,讓明軍不具備短時間內控制所有地區的能力,只能集中優勢兵力進攻麓川的重要據點,而在重要據點不唯一的情況下又需要分兵防守,結果就是在局部地區出現明軍對麓川軍的人數極大劣勢。
而明軍在人數劣勢的情況下,還是能夠在許多情況獲得勝利,至少在英宗的前中期,還是能夠做到的,而一切的敗局展現其實只是在正統十四年出現了集中的爆發。
這個現象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明軍具備以少勝多的能力,即明軍并不是單純依靠強大的國力,更多的后備力量,和碾壓的人數優勢來取勝,相反,它是依靠軍隊的素質來取得勝利的。
其實這就像所有曾經發生過的歷史一樣,英雄的軍隊,就是依靠強大的軍力,單兵的素質,優秀的戰術,明智的戰略而以小的成本與代價,拿下不可思議的勝利。
而往往被抹黑,或者是扮演反派的軍隊,則是依靠人數優勢,依靠蠻力,來填補其軍事素質和軍事戰略上的落后,付出極大的代價來換取戰斗的勝利。這種勝利在真正的勝利面前,可能連價值都是有所不如的。
人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所有的偉大都有其偉大的原因,需要透過表面的幕布,來看到最接近真實的本質。
在姜榆罔看來,每一個勢力的上升期,每一支在歷史上留下美名的部隊,都是有其單兵素質乃至整體軍事素質以及軍事戰略占據優勢的狀態的,他們能夠取得勝利,戰勝敵人和競爭者,靠的不僅僅是一些看似讓戰爭的天平變得不那么公平的大型優勢,相反,正是在一些實實在在的地方的優勢,讓他們取得了勝利。
他們沒有付出比敵人更大的代價,或者說,他們的確有能力去付出比戰場上的敵人更大的代價來獲得勝利,但是他們在實際的戰爭中根本沒有付出那么大的代價,原因就是在于他們根本不需要付出那么大的代價,單純的硬碰硬,捉對廝殺,甚至是以少勝多,他們就能夠獲取勝利了。
而明軍在正統十四年的麓川戰場上的情況也是如此,看似明軍占據人數優勢,但是戰場上的優勢卻不夠大。從表面上看,是明軍的軍事素質落后,戰略指揮不當,只是依靠國力與人力來維持戰情。
但是事實恰恰是相反的,明軍深入麓川,遠離自己的據點,面對的是麓川一帶錯綜復雜的勢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和县|
宣恩县|
武平县|
宁晋县|
南昌市|
衡南县|
南投市|
德安县|
沁阳市|
防城港市|
永寿县|
和硕县|
油尖旺区|
丹阳市|
淄博市|
黔西县|
安乡县|
会昌县|
永嘉县|
开原市|
谢通门县|
马龙县|
开阳县|
铜陵市|
玛曲县|
屯昌县|
望都县|
炎陵县|
柏乡县|
小金县|
湖州市|
正安县|
饶阳县|
慈利县|
忻州市|
莱芜市|
舟曲县|
奈曼旗|
武冈市|
马龙县|
三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