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孟養戰事序(中)-《大明梟臣》
第(3/3)頁
李顯睜大了眼睛,一時間說不出話來,他完全理解不了姜榆罔此時的安排,以他看來,留下一半的人,豈不是自己放棄了一半的勝算?
一邊的另一個人此時卻隱約明白了姜榆罔的安排,那就是曾經的情報部總理事,現任神狩院院使陳子羽。
陳子羽出言發問:“百戶,留守六百人,應該是要觀察麓川的進攻情況再做判斷吧,一方面可以應付麓川軍進攻莽古堡的情況,增大守住莽古堡的勝算,而如果麓川軍如大家所想的那樣,去圍攻孟養城南門,則可以從麓川軍背后襲擊他們。”
“正是如此,既然留人守莽古堡,就要保證莽古堡的守備力量足夠,否則要是留了人,又守不住,豈不是成了笑話,”姜榆罔點點頭:“至于偷襲麓川軍后方,也是根據戰況自然采取的手段。”
團監督,王真,姜榆罔成為百戶時最早選出來的另一名總旗,聽到姜榆罔的安排,也是眼前一亮:“這個方法,我們用過許多次啊。”
“就是反包圍,敵人的防御最脆弱的時候,不是他們潰敗時,而是他們在進攻一個方向時,我們從另一個方向對他們進行包圍進攻,”姜榆罔對這個戰術進行解釋:“敵人以為自己是那個包圍別人的人,是則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他們實際上只是被捕獵的獵物。”
莽古堡軍隊采用的反包圍戰略其實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往往己方在進行反包圍前,都是處于劣勢的,就算是用于反包圍的部隊,和敵方的實力對比也是處于下風的。
但是每次反包圍的戰略能夠執行到底,主要依靠兩點:
一,無論是戰術還是訓練,都更成熟和強悍,這主要依賴于更嚴格的軍紀,訓練,以及明軍的專業性,形成了更優秀的軍風,
二,莽古堡軍隊擁有更加精良的裝備,兩個生產部門,提供了先進的火銃,以及統一制式的長矛和長刀,來自孟養城的支持,也讓莽古堡實現了全部配備鎧甲的目標,相對裝備雜亂不齊,火銃使用很少,且技術較差的的麓川軍,具備絕對的裝備優勢。
而在鳥銃開始列裝的現在,也許這種裝備優勢才能更顯現出來,不過因為還沒有實戰,姜榆罔也說不準實際到底會有多大的效果。
除此之外,姜榆罔通過緣法院從阿瓦商人處的貿易,以及白千帆的支持,選用精良滇馬臨時培養了一支五十人的重甲騎兵,全部選擇最魁梧有力的士兵加入,使用巨大的長刀。
這種用于沖鋒的騎兵對于火器相對落后的麓川軍,在平緩地形的戰斗上能夠發揮奇效,麓川軍很難對這種重甲騎兵造成傷害,而重甲騎兵卻能有效沖擊麓川軍的陣地。
可惜,這種騎兵發展也有三個巨大的限制條件:
第一,適宜的戰場很少,除了孟養城這麓川第一大城以外,幾乎沒有多少合適它發揮的地形;
第二,合適的戰馬很少,姜榆罔自己雖然會騎馬,但是也沒到有能力挑選戰馬的地步,還是白千帆借了一個自己的一個老馬倌給他,才勉強選出來了一批戰馬,而本身孟養城和莽古堡養的滇馬數量也很少,他們控制的地區也沒有什么合適的馬場;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化|
商河县|
毕节市|
咸丰县|
左贡县|
汉寿县|
黑河市|
武汉市|
徐汇区|
南平市|
五华县|
奉新县|
和林格尔县|
威远县|
修文县|
金溪县|
开远市|
巴青县|
雷山县|
韩城市|
桓台县|
宁都县|
五常市|
寻甸|
连州市|
开封县|
蓝山县|
云和县|
沈丘县|
涪陵区|
江永县|
共和县|
巨鹿县|
满城县|
咸宁市|
清流县|
萍乡市|
蒙山县|
连平县|
响水县|
佳木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