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正統十四年的春天(下)-《大明梟臣》
第(1/3)頁
莽古堡的第一次教育掃盲活動就在這一天的上午開始了,阿天一個人站在后山廣場上的高臺上。
兩邊是情報部拍出來的情報員作為助手,負責提供大量的墨汁和可寫的大張草紙。
如果是后來的現代,許多人的視力應該不支持在這么大的場地中看清楚阿天在高臺上懸掛的草紙上寫的內容。
其實就算是古代,很多缺乏營養的百姓的視力也會受損,因此無法看清楚草紙上的內容。
但是無論是衛所出身的士兵,還是孟養城附近的百姓,都是在相對物資充足的地方生活的人,營養條件要比其他地方好上不少,因為視力也是正常的。
大家簇擁在講課用的高臺下,人頭攢動間,還是能看到大多數人對于學習識字的好奇心與因此而來的熱情的。
不過熱情這東西,最常見的還是三分鐘熱度。
阿天是按照姜榆罔在教她時的順序,又拿來教給莽古堡中的其他人的。
從漢語拼音開始,到開始一個個認識簡體漢字,這個順序說是來自姜榆罔,不如說是來自他的小學語文老師。
這種順序對于那些對未知的事物好奇心更強烈,同時一天里也沒什么事情可做的的孩子來說還好,但對于事情相對繁忙一些的大人來說就顯得有些無趣了。
畢竟這些人有的需要照看田地,有的需要做工,有的需要打獵,還有的要參與軍事訓練,實在提不起多大的勁頭來學這種看起來沒什么意思的事情。
姜榆罔對這種情況也是早有預料,雖然說這種情況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都不算一件好事,但是他對于教育方面的理解的確有限,尤其是掃盲教育,幾乎全無涉獵。
所以也只能有樣學樣,采用自己小學時老師的教育方法來做這些明朝百姓的識字掃盲。
····························
隨著時間流逝,阿天在中間按姜榆罔做的上課時間表停下來了休息了三次,也算是上完了一上午的課程。
最后留下的人數不到兩百人,有一些人是因為后山廣場的人太多而選擇離開,但多數人還是因為難以理解漢語拼音的奇妙而放棄。
最后剩下的兩百人中,士兵和情報部人員占了絕大多數,此外還有一些半大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多是見過些世面,去過孟養城甚至更遠地方的人,知道學習教育是一件好事,才把他們留下。
而村寨中的其他更多的孩子,則是雖然自身還有一些對這些像咒語一樣的字母的興趣,但在看到自家大人離開后,也就跟著走了。
莽古堡的識字教育中,唯一被強制參加的就是情報部的人員,姜榆罔就此制定了相當嚴格的紀律,所有不愿意參加的可以選擇就此離開情報部。
而對于孩子的教育,姜榆罔雖然想過要不要也在一開始也強制或者用什么有吸引力的手段將他們留下來,但是想到眼下可以講課的人實在太少。
只有阿天一個人具備足夠的文化水平,能夠在教育中充分地闡明各種問題和難點,而教師和學生的比例,在基本上沒有怎么留人的現在還有接近兩百人,這一比二百的可怕教師學生比例,實在也沒有進一步擴充教育規模的客觀條件。
姜榆罔計劃在一周后,對這些跟著學習的人進行一次考核,選出三十人左右,作為第一批深入培訓的人才。他們將成為莽古堡中的第一批文化份子,負責未來的教育事業。
煉金院中的盧崇,張大可和刀云月等人也被他半強行地拉了過來,雖然這些人不算完全的文盲,但是認識的字也不算太多,多學一些文化又不會廢了手藝,總歸還是有好處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原阳县|
马尔康县|
普兰店市|
韶关市|
清远市|
米泉市|
蓬莱市|
高雄市|
温宿县|
蓬安县|
昂仁县|
平度市|
济宁市|
自贡市|
兴和县|
龙陵县|
九寨沟县|
汉沽区|
巫山县|
特克斯县|
双牌县|
四川省|
类乌齐县|
凌海市|
资阳市|
合作市|
广丰县|
淮南市|
钟祥市|
连城县|
乃东县|
宝应县|
馆陶县|
韩城市|
呈贡县|
合作市|
安仁县|
六枝特区|
永泰县|
项城市|
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