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興之所至,安寧干脆從小鼎中取出一塊銀錠,化為銀版,刻刀在手,稍稍凝神后,刻刀帶著一道莫名的韻律向銀版刻去。 刀尖徐行,銀絲卷動。 安寧眼中似乎看到一位狂生一手執(zhí)壺,一手執(zhí)筆,揮毫若癲似狂,落紙如云煙。 勾連回環(huán),如俠客執(zhí)劍醉酒當歌;縱橫跌宕。頓挫起伏,猶若龍鳶飛騰,又如九天銀河從天而泄。 手如雨打芭蕉般揮舞著刻刀在銀版上點、頓、削、旋……漸漸地,俯仰、疏密、向背、迎讓,參差結(jié)構(gòu)中透出的似顛還真的韻律出現(xiàn)在銀版上,在銀版上翩翩起舞。 戰(zhàn)法,本就是身體的律動; 書法,尤其是草書,更為講究律動有度; 雕刻,也同樣講究線條、光暗韻動; 大道歸一,安寧的刻刀越來越癲狂,刻刀與銀版相觸的聲音也越來越密集,叮叮聲、滋滋聲……往日被很多人感到嘈雜的金屬摩擦聲在安寧的耳中,卻猶如山岳之鐘在轟鳴,如江河之弦在撥動…… 漸漸地,安寧沉醉在對大道韻律的領(lǐng)悟中。 而此時,古老也老夫聊發(fā)少年狂,絲毫不顧及其他人投向他奇怪眼神,如醉酒般揮動雙臂,在幾十本青銅所制的書冊中飛奔、穿梭。 在安排好一切后,古老親自帶隊進入了洞天。 如果說上清宗收獲的功法是精英教育,那么兩儀武宗修煉的體術(shù)卻是可以普及到全國每一個人的基礎教育。 練氣、煉皮、煉骨、煉髓、煉臟、煉血。 一套完整的從“凡”人到“真”人的修煉傳承,一套無需資質(zhì)人人可修煉的傳承。 而這一套傳承就紀錄在青銅書冊內(nèi),單頁厚約2公分、長3米、寬2米,單本計99頁,共19卷57本青銅書卷就放在洞天入口處。雖然還有用其他材質(zhì)書寫的體術(shù)文冊,但古老就是喜歡這幾十本青銅書透出的歷史滄桑感與如山岳般的厚重、沉穩(wěn)。 至于兩儀武宗另一套關(guān)于陣法的傳承,至于為什么洞天內(nèi)為什么沒有其他遺址中常有的藥田、為什么那些奢華的樓閣中少了許多許多東西甚至有的已經(jīng)被拆遷只留地基…… 古老根本就不關(guān)心。 有了體術(shù)修煉法,古老雖然不奢求人人如龍,但一想到幾年后中國有可能會出數(shù)以億計的舉重冠軍、拳擊冠軍、游泳冠軍、短跑冠軍、長跑冠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