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哪怕你東西做的再難吃,但只要不對人的健康造成威脅,衛生和安全過關,那就沒有問題。 不是張一鳴把人心想的太復雜太陰暗,實在是他接觸了太多太多的例子,那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同村誰家養魚賺錢了就有眼紅的村民往魚塘里倒敵敵畏,誰家養雞賺錢了就往雞飼料里倒耗子藥,甚至把感染了雞瘟的死雞偷摸扔到雞舍,讓一雞舍的雞通通死絕。 這就是人性,他不得不防。 未來,飲用水的市場利潤肯定是巨大的,絕對不是養魚養雞能夠相提并論的,那時候眼饞的人會太多,甚至于整個良砂堡子的人可能都會覺得嫉妒,他不怕那些人不顧契約精神來找他訛詐,他就怕那些陰暗的手段,到時候別說是發展食品廠,可能還要背上人命官司。 但...... 張一鳴忽然把手里的筆放下了。 他想起了2018年在網上非常流行的一個水下的網紅景點,好像是在幾內亞還是什么國家他記不清了,他能記得的細節就是,在那個池塘成為網紅景點之前,幾乎算是全村人的垃圾場,廢水、垃圾都往里面倒,是當時的村長四處想辦法引進資金清理水質,改善了池塘的環境,但仍舊擋不住有村民故意禍害。 這種情況最后是怎么改善的呢,那就是村長讓村民們入股,賺到的錢按照比例分配,當這一切與利益相掛鉤的時候,情況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們自發的開始保護那個池塘,因為池塘對于他們而言已經不僅僅是池塘本身,而是錢,是聚寶盆,是關乎他們生計的頭等大事。 ...... “不行,我不贊成。” 等到晚上,張一鳴把自己的想法跟譚紅梅說出來的時候,一向對張一鳴言聽計從的譚紅梅一下子站起來。 “為什么?” “為什么,我們已經支付了十萬塊錢的山泉水的買斷費用,現在又要讓他們分紅,憑啥,咱們是做生意還是做慈善啊?” 譚紅梅的確是不能理解張一鳴的想法,而且是非常的不理解。 面對譚紅梅激動的態度,張一鳴倒是很淡定。 “譚姐,你先坐下。” “坐下也一樣,這個事兒我是舉雙手雙腳不贊成,雖然我在食品廠的股份也不多,但既然我也算是股東,就有發言權,這個事兒我不答應。” 譚紅梅坐下了,但情緒還是一樣的激動。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