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垃圾食品援助蜀漢》
第(1/3)頁
把司馬炎命令司馬干投降的詔書送進洛陽城的第二天,沒等司馬干給出答復,張志就讓爨谷率軍五萬監視洛陽,親自率領漢軍主力搶先西進,去追殺被司馬伷帶到河南縣的晉軍主力余部,不為別的,就是不想讓數量還有十幾萬人的晉軍主力余部跑了,重新漢軍一統天下的絆腳石。
事實證明張志的判斷非常正確,漢軍主力剛到河南,馬上就發現司馬伷已經開始帶著晉軍主力北上逃竄,漢軍趕緊出兵追擊,在谷水河畔再度大敗晉軍主力,連武器都不齊全的晉軍主力投降大半,衛瓘和王渾等人死在亂軍之中,司馬伷和羊祜被漢軍生擒活捉,只有司馬駿帶著少部分騎兵僥幸逃出生天。
與此同時,不甘失敗的司馬干也選擇了棄城逃亡,還成功擺脫了爨谷的追擊,帶著一部分軍隊逃過了黃河,漢軍乘勢入主洛陽城,正式光復了這座曾經的東漢國都。
司馬炎被俘投降的消息迅速傳開后,司馬家族身上潛藏的謀反基因也徹底爆發,先是司馬老賊的第七弟司馬通在淮南稱帝,接著司馬亮也在徐州打出了皇帝旗號,同時司馬駿和司馬干也在黃河以北各自稱帝,全都打出了反漢復晉的旗號。手握重兵的晉廷都督中,惟有家眷老小都在洛陽的荊州都督陳騫選擇了向漢軍投降,率領荊州軍民百姓易幟歸漢。
張志并沒有選擇立即出兵平叛,而選擇了優先占領人口眾多的司隸地區繼續擴軍,然后才親自率領二十萬大軍北上平叛,收復北方諸州,然后也不出張志所料,漢軍主力北上后,東吳一度與司馬通、司馬亮結成同盟,試圖乘機殺入中原,然而因為互不信任的緣故,貌合神離的聯軍還是被漢軍偏師牢牢擋住,始終沒有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北伐的過程簡單而又漫長,在無限優質糧草的巨大優勢面前,不管是司馬駿還是司馬干都是只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首當其沖的司馬干被滅在鄴城,接著司馬駿也被滅在郯城,但因為北方疆域實在太大的緣故,漢軍還是足足用了五年多時間,才基本平定了整個北方。
再接著,當張志回過頭來準備收拾南方時,迫于漢軍的巨大威脅,司馬通和司馬亮全都選擇了向東吳稱臣,與東吳聯手應對漢軍的進攻,然而十分可惜的是,即便東吳花費了巨大代價救援司馬兄弟,司馬通和司馬亮還是先后被漢軍殲滅在了合肥和下邳,長江以北,基本上盡數漢土。
也是到了這個時候,徹底失去利用價值的司馬炎才被張志一杯毒酒賜死,然后張志借口司馬炎弒殺劉禪罪當滅族,還有司馬炎沒有給除他兒孫外的司馬家族求情的借口,將除了司馬炎兒女外的司馬家族成員屠戮一空,基本鏟除了司馬家族這個隱患。
然后又是漫長的積蓄力量,為了打造一支能夠確保滅吳的無敵水師,漢軍連續三年都把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賦稅交給了傅恭造船練兵,而在此期間,在巨大的壓力下,本就殘暴無比的孫皓更是原形畢露,動輒揭人面皮挖人雙眼,盡情殘害忠良,逼反了多名東吳大將北上投漢,更加削弱了東吳本就嚴重不足的實力。
終于,到了炎興二十三年的時候,張志正式下令出兵滅吳,令漢軍征東將軍爨谷從徐州南下,攻打涂中;令漢軍征南將軍趙全率軍自合肥南下,攻打東興;令漢軍水師都督傅恭率領水師自益州東進,負責對付吳軍水師主力;張志本人則親自率領漢軍從洛陽南下,攻打東吳重鎮西陵。
窮途末路的東吳也做了最后的垂死掙扎,集結超過十二萬的大軍在西陵與張志對陣,妄圖擒賊先擒王優先殺敗張志,然而十分可惜的是,漢軍無論武器裝備還是士卒素質都遠在吳軍之上,一場決戰下來,東吳主帥孫歆和大將陶湟等人先后陣亡,十二萬吳軍也大半被漢軍殲滅。
在地道爆破和尖頭木驢面前,曾經的長江西陵根本不堪一擊,張志僅用半個月時間就輕松拿下,同時傅恭率領的漢軍水師也突破三峽天險,大敗了東吳水師主力,然后漢軍水師迅速順江而下,幫助勢如破竹的漢軍趙全和爨谷所部先后突破長江,徹底合圍了建業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