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不少人對最近這段劇情感到不理解,我簡單解釋一下吧。大家覺得我是強行想讓蕭楚出走,單干,才這么寫的。 其實是大家想復雜了,我讓突然提檔的目的,只是為了提檔,為了縮短《白夜追兇》的拍攝時間,好讓它早點上線。 畢竟按照正常節(jié)奏來說,一部三十集的電視劇,至少要拍四五個月,加上前期立項審核、組建劇組、后期制作,時間就更長了。 真按照現(xiàn)實里的來,一年也不一定能播出一部劇。這樣合理,但是對于小說的節(jié)奏來說太慢了,真按照這樣來,蕭楚的事業(yè),什么時候才能發(fā)展起來? 實際上蕭楚現(xiàn)在的二級編劇,已經(jīng)是我給他開掛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大編劇,如高滿堂、劉和平等大佬,張藝謀、王家衛(wèi)、李安等大導演,也是一步步起來的。 就算是徐崢、吳京、賈玲這樣看似一部成名的導演,那也是在娛樂圈積累了很多年之后,有了人脈,有了對行業(yè)的深刻了解和理解,才擔當導演強勢起飛的。 所以我不能按照現(xiàn)實里的來。當初設計網(wǎng)劇邊拍邊播模式,也是為了縮短拍攝周期,早點上線,目的跟這次突然提檔都是一樣的。 至于會不會太趕?當然會,但也在邏輯之內(nèi),網(wǎng)劇我前面設定的是一個星期拍四集,平均不到兩天拍一集,《白夜》收到提檔通知的時候,已經(jīng)拍完八集了,還有24集,剩下一個月左右,看似要每天拍一集,但分成兩個組后,也就相當于兩天拍一集,時間是一樣的,只是比網(wǎng)劇累一點而已,所以這個設定是一以貫之的,并沒有違背。 而為了給突然提檔找一個合理的原因,我就設定了這次的高層權(quán)力斗爭,或者直白點是路線之爭。一個公司發(fā)展路線、方針,會出現(xiàn)分歧是很正常的,尤其是還涉及到新老權(quán)力中心更替的時候,不管是真為了公司的發(fā)展,還是為了奪權(quán),這都很正常。 太子爺上位倉促,面對以他姑姑為代表的功勛集團的進攻和壓力,為了證明自己的路線是正確的,為了拿出亮眼成績,說服董事會支持他,進而鋌而走險,強行讓最重要的項目《白夜追兇》提檔,我覺得在邏輯上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畢竟如果讓《白夜追兇》慢悠悠地拍攝,等拍完之后,董事局會議都過去了,他已經(jīng)被他姑姑等人趕下臺了,那這部戲拍得再好對他來說又有什么意義呢? 而因為長公主只做平臺不做內(nèi)容,小蘇董則堅持做內(nèi)容,拍自制劇,那海豚影視不用想,也只會支持太子爺。 至于說員工們會不會因為工期、加班太累等問題抱怨,甚至是辭職,那就更沒有道理可講了。 就像我上一章正文里解釋的,現(xiàn)實生活中哪個公司能不加班?只要工資、獎金、津貼都到位,有幾個人真會直接辭職的?到了別的公司就能保證一點不加班? 哪怕是公務員,混日子的國企,真遇上上面有什么任務,不也得乖乖加班? 而海豚影視,從一開始就是我設定中的理想的公司,獎金給得多又爽快,每個項目完成之后,還有很長的帶薪假,這一點從前面的《河神》、《愛情公寓》兩部戲就體現(xiàn)出來了,蕭楚第一次回家,就是在《河神》項目完成之后,休假時間回去的。 成績好了,不僅蕭楚有獎金,項目組的其他人也都有獎金,連《愛情公寓》只參與拍攝了幾集的前劇務主任伍成梁,也照樣收到了這部戲的全額獎金,這些前文都有寫過,不是說我現(xiàn)在為了找補,空口白話的。 甚至伍成梁的妻子癌癥住院,海豚影視還一把手拿出了50萬的慰問金,試問這樣的公司,現(xiàn)實中哪里找? 這么一個待遇好,人情味足的公司,還會有人動不動辭職? 都說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公司這么厚待你,現(xiàn)在公司遇上難關了,完不成就可能被解散、裁撤,讓你加一個月的班你就要撂挑子?那公司要你何用? 而對于《白夜追兇》這個項目的相關利益方,比如荔枝衛(wèi)視和金氏集團來說,他們作為投資人和播出方,實際上并不在乎你什么時候拍完。 反而越早拍完,金氏集團投入的錢就越少,而荔枝衛(wèi)視能越早播出,收益也就越早。 所以他們只在乎你能不能拍完,能不能拍好,你要是一天就都拍完,他們能笑得在你臉色嘬出花來。 劇組的人也是,越早播出,他們不僅能越早拿到獎金,要是成績好,還能越早收獲名氣,有名有利可圖,還要什么自行車? 這些東西,實際上都不需要我解釋,大家只要多想一想,都能想通的。偏偏我在正文里解釋一下,又有人覺得水,大家還真挺難伺候的。 以后再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就不會再專門解釋了,大家能看明白最好,看不明白的……想一想也能明白的。 最后再強調(diào)一點,我前面就因為糾結(jié)大家的意見,寫崩了一次,差點寫不下去太監(jiān)了,現(xiàn)在好不容易拉回來,穩(wěn)住了,所以我會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寫下去,大家還有什么意見,可以加群跟我討論。 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