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國有56個民族,不同的民族習慣,不同的民族語言,形成了各有特點、豐富多彩的民歌。 在風格特點上,北方民歌要豪放悍獷一些,南方民歌則要委婉靈巧,高原山區(qū)民歌要高亢嘹亮一些,平原地區(qū)民歌要舒展自如一些。 其中又有多豐富?有許多值得敬佩的音樂工作者曾歷盡艱辛的到祖國各地,跋山涉水去收集各種民間歌曲。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人能說,也沒有一個人敢說,中國的民歌已收集整理完全。 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豐富多彩是許多人都無法想象的,就比如中國民間說唱藝術(不是指RAP,指以說為主,加上唱的一種表演形式),在明朝時期曲種就有300多種,南有彈詞,北有大鼓、相聲、快板...... 很多時候,我們缺的就是文化自信,有些人大概是跪得久了,都不敢面對自己了,永遠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若是真沒什么文化底蘊,那缺自信很正常,氣人的是明明自己就守著一個巨大的文化寶庫,愣是覺得自家的全是辣雞...... 中國的傳統(tǒng)音樂就是土? 歐亞唱法不也像極了咱們的山歌么,無論風格還是唱法,他們那些民間歌曲和唱法你聽了后,要是不告訴你他們是歐洲的,你保證會覺得這就是中國那些“土”到掉渣的山歌。 那為什么沒人覺得歐亞唱法土呢?主流世界都為之瘋狂?說一千道一萬,還是那回事。 沸騰的現(xiàn)場里,蘇落在心里默默的嘆了口氣,自卑的自己自卑去,自信的就跟著哥一起膨脹起來,就一句話,作為一個開掛者,在這里我絕對罩得住! 此時此刻,事實勝于雄辯! 侗族人民的精彩表演驚艷全場,現(xiàn)場觀眾無不起立鼓掌,同時,現(xiàn)場來自世界各地的頂級音樂家眼中全是狂熱! 阿德里亞諾熱淚盈眶:“噢!上帝啊!” 世界古典音樂協(xié)會主席激動的說道:“這是最自然,最返璞歸真的歌聲,此時此刻我無法形容我內心的感動,感謝你們的美妙歌聲!” 有“丹麥天使”之稱的音樂藝術家西塞兒拉斯姆森已經興奮到語無倫次了:“這是我聽過的最美妙最自然的和聲,噢,這就我想要的,我確定這是我想要的,我找到了靈感,是的,我想和你們合作,我把你們的和聲加入我的新創(chuàng)作里面!” 而打這個主意的又豈止是她? 奧地利維也納著名的歌劇作家亞歷山大跳出來說道:“嘿,西塞兒,我覺得我們要好好聊聊,我的新歌劇里也需要她們的和聲,我想如果加這個元素進去,一定會驚艷維也納的!” 音樂交流會不是比賽非得分個勝負,歐亞唱法和侗族大歌展示出來也不是為了一較高低。 交流的最大意義就在于此,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汲取優(yōu)秀的音樂元素,使得自己獲得進步。 音樂文化絕對是多元的,而且是多元的交融往往創(chuàng)造出更新的品種。 場面已經失控了,有想法的音樂家們?yōu)榱藘?yōu)先于侗族歌唱家合作都已經打起來啦,打得“頭破血流”,“血肉模糊”,逗得全場觀眾爆笑不斷。 對,就侗族歌唱家,不是自家人自吹,而國際音樂家集體認可的,國內觀眾還認為她們只是村口大媽的,沒救了,余下的,集體膨脹起來就是! “哈哈哈哈!” “牛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