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無間道,斷除煩惱的修行,之后,可無間隔地進入解脫道,解脫道以證得真理為目的,因無間道之斷惑仍殘留習氣,至解脫道時,舍此而證寂滅之理,此稱為無間道斷、解脫道舍證,此稱無間道斷、解脫道舍證。 用佛學來說,陳永仁也許已經斷惑解脫,而劉建明依然在苦苦掙扎。 人需要多種歸屬感,軀體的歸宿,心靈的歸宿.....沒有了軀體的歸屬,是漂泊,沒有了心靈的歸宿,是孤獨。劉建明是孤獨的,以前他走錯路沒辦法選擇善惡,現在他想選擇當好人,卻也早無回頭路,理想和現實如此殘忍,走上這條路如何找到歸宿? 他的孤獨一文不值。 劉:“我要為我活下去,也代你活下去,捱極也未曾累。” 陳:“忘掉我,有沒有在陶醉?若有未來依然要去追。“ 劉:“生命太短,明日無限遠,始終都不比永遠這樣遠。” 陳:“不理會世上長路太多終點太少,木馬也要去繼續轉圈。” 有沒有終點,誰能知道?在這塵世的無間道。 伴隨著片尾曲,電影結束了。 結局是開放式的。但實際上,故事到這里已經講完了。警察用盡自己的最后一分氣力完成著自己的使命,而罪犯也永遠的失去了成為好人的資本,活著對他來說本身就是種折磨,是一條沒有盡頭的不歸路。 電影上映前,有多少猜測都要看過了后才能下結論。電影結束后,有多少感概,有多震撼,各自感受就好。 也許是蘇落溫馨浪漫的電影太多了,殘酷壓抑如《無間道》的電影,粉絲也是第一次見,看完之后心中的壓抑仿佛無處釋放,所以,微博、電影評分網站,能炸的都炸了,電影里的每個人物,電影里的每個情節,電影里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幀都有人在討論,瘋狂的評論洶涌的蓋過前面三部電影,勢不可擋。 還說什么《暗戰》是里程碑,警匪類型最巔峰,也許就是吧,只是被超越的太快。 該炸的炸,該燃的燃,更多的影迷是,買票再看一次,然后再看一次...... 好的電影就是有這樣的魅力,每次看,都有不一樣的感悟,簡潔的劇本交織出人性的錯雜,節奏的控制驚心動魄,表演更是錦上添花,尤其是蘇落,原本小刀子的驚艷出演在他面前都顯得完全無感了,你以為他在《暗戰》里已經帥到極致了,一看《無間道》,只想大喊一句:媽蛋,坑主簡直連頭發都是戲! 而且每次重看,都有新的細節被發現,比如那個開頭賬單上的11月28號,和陳永仁墓碑上的日期11月27號。 “這是BUG嗎?” “怎么可能是BUG!我感覺這是個彩蛋!” “沒錯,就是大坑貨在故意挖坑,若是兩人沒有身份上的錯位,本來能成為最知心的好友,所以坑主用了個不可能的時間,暗示開場這段兩人音響店里相遇的美好橋段就像是一個永遠無法實現的夢境!” 第(2/3)頁